第197章 再起风波(2 / 2)

而此刻的王象乾,心底却生出怒意,建虏进犯辽左这等紧急军务,即便辽左相距京城很远,但也不至于到现在才送来啊!

“保定急报!!”

赵彦、张鹤鸣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为什么朱由校没有在御极登基后,就高喊出维新变法的口号,要在大明竖起新政的大旗?

“这怎么可能啊~”

事情太多了。

“兵部做的事情,不是看谁的脸色做事,而是本就该做的事情。”

事情难办就难办在这里。

这到底是出了何事?

王象乾眉头微皱,看向二人说道:“我兵部既要考虑这些,又要考虑那些,干脆什么事都别做了,毕竟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嘛。”

赵彦、张鹤鸣沉默了,王象乾把话讲的太直白了,这反而让他们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彼时的兵部衙署不平静了。

赵彦、张鹤鸣二人,在看到王象乾微变的神情,听到那句话后,心底没由的开始紧张起来。

“那要是依着二位所言,本官是不是能这样理解?”

毕竟受到仓场诸事的影响,户部尚书毕自严,仓场尚书王纪都牵连进来,仓场诸官就更不用提了。

“辽东急报!”

“方才你们都提到清查亏空,好,那咱们就聊聊兵部亏空诸事。”

在万历皇帝驾崩后,是给后继之君留下较充沛的内帑,只是麻烦也留下不少,烂摊子就更多了,而继位的泰昌皇帝,是有想稳定局势的心思,毕竟局势乱下去,他的皇位也不稳当啊。

只是对大明实情了解不充分,加之被一些人说利用也好,说算计也罢,总之东林党在朝势起了,党争进一步加剧,这导致朝局更加暗潮汹涌,而在意外驾崩下,内帑被折腾走不少银子,麻烦依旧在,烂摊子依旧在,朱由校如若不考虑实际,选择大刀阔斧的谋改,结果只会变得更乱。

“对,在那个时候,本官还没有进京赴任此职,赵侍郎还在山东就任巡抚,可张侍郎在兵部吧?”

党同伐异、各有算计、吏治腐败、风气败坏、各扫门前雪……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啊。

对于官场上的某些现状,王象乾比谁都要清楚,他对此闭口不谈,不代表他不知道。

“这是出大事了!!”

夺下急报的王象乾,只看了一眼,顿感天旋地转,要不是赵彦手疾眼快,上前扶住了王象乾,恐王象乾就要栽倒在地。

“随本官进宫吧。”王象乾努力平复情绪,看了眼赵彦和张鹤鸣一眼,语气微颤的说道,然那双手却不受控制的轻微颤抖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