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兴工(2 / 2)

“诸卿都别愣着了,随朕过来吧。”

见少府诸官皆站在原地,从宝座上起身的朱由校,露出淡淡笑意道:“朕接下来要讲的诸事,牵扯到不少的机密,所以要对外保密。”

“臣等遵旨。”

孙国桢几人忙作揖应道。

有别于外朝其他衙署,在特设的少府上下,不管哪个分司,规矩是最多的,尤其是制定的保密条例最严苛,不管是谁,敢对外泄露少府机密,不仅自己要受严惩,连带同僚也要跟着受惩,甚至还明确诸多惩处措施,最轻的就是永不录用,也恰恰是这样,使得少府内做的很多事,外界知晓的很少很少。

规矩就是规矩。

制度就是制度。

想要干成一番大事,就必须要严守规矩和制度,倘若没有这个前提,那么做的事情再多,取得成就再多,终究有爆雷的时候。

为了确保少府不出乱子,朱由校从最初的时候,便先后在少府筹设指导、审计、监察、内卫、监狱等清吏司,以确保各个环节不出差错,这就是朱由校的态度。

在少府明确推行养廉银,是为了保障少府的福利待遇,让做事的人能得到相应回报,少府各级官吏每月领取的俸禄,比之外朝有司同级官吏要高很多。

不过既然有好的福利待遇,那么相对应的规矩和制度也会多,特别是贪腐,朱由校定下红线,胆敢贪墨超20两,只要查出来,没任何多讲的,就是处以极刑,还要让同衙署的官吏去观刑。

言归正传。

“诸卿也都知道,眼下在京城周边由顺天府衙牵头,聚拢起众多破产群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来改善京城各处的风貌。”

在少府诸臣的注视下,朱由校站在一副舆图前,举着指挥棒说道:“这跟少府先前明确做的整饬海河水系,兵仗局外迁发展诸事,皆属于同一类型的兴工。”

“据朕所知顺天府衙牵头做的诸工,整体趋势还算是不错,不过也有些问题,孙传庭向御前禀明的情况,超过七万余众劳壮,分散在京城各处劳作,内帑前后拨银有近60万两,不过想让这些大工如期竣工,仍有近50万两的缺额。”

孙国桢、余应桂他们听到这里,无不眉头微蹙起来,这些事情他们知晓,不过耗费这么多银子,他们却不知情。

“陛下,顺天府衙牵头兴大工,难道户部就不拨银吗?”孙国桢想了想,看向朱由校作揖道。

“毕竟整饬海河水系一事,已在顺天、永平两府筹备进行,少府下辖的指导、审计两清吏司,此前联合算过一笔账,想要将此事如期办成,恐至少需要千万两纹银,这还是以少府暂辖兵仗局,可以尽快煅烧出水泥为前提。”

“卿家觉得户部有银可拨吗?”

朱由校笑着反问道。

“……”

一句话,让众人皆沉默了。

“兵仗局煅烧水泥一事,的确要抓点紧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继续说道:“水泥煅烧不出,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这对少府而言很被动。

刚才孙卿也说了,一项海河水系整饬,就至少要花千万两纹银。

而当前内帑储备的金银,不干别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