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当年的那个孩子,拯救了很多人!(2 / 2)

立马,一位上了年纪,看上去威望高的老人端着碗走了出来。

“原来如此,这么说,也算是老朋友了。”

“诸位,若是不嫌弃,那么就去老朽家吧,让老婆子给你们做顿好吃的。”

“哈哈哈….两年前我们都跑光了,当时老朽就该请你们吃顿饭,没想到拖到了现在,这就是缘分啊。”

“诸位还想着这里,正巧老朽也没有被饿死,如果一年前来,不巧,估计我们这村子也请大家吃不了饭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兄弟,把银子装起来,吃顿饭罢了,老朽管得起。”

这老人高声笑道。

不过他话音刚落,周围其他百姓都纷纷开口了。

“哎呀,村正,别让他们去你家了,大奶奶她一个人不好忙活,你看兄弟他们十多个人呢,来我家,我家婆娘有劲,正好中午我家刚做了小麦馍馍,菜肉也都齐全。”

“就是!兄弟们,你们不嫌弃来我家,昨天我家刚杀了头猪,今天管够,好酒好菜,咱们如今可不缺了。”

“哎呀呀,都别抢了,都别抢了,不如一家做个菜市,端过来如何?”

“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妙妙妙,走走走,我这就回家准备去。”

“…….”

这群淳朴的百姓,你争我抢。

无比好客。

无比热情。

李世民见状,苦笑一声,赶紧走上去,高声道:“各位,各位乡亲。”

“哎呀,不用那么麻烦,可别那么麻烦啊,我们来叨扰一趟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怎么还重新做饭呢?这样….兄弟我想着,就是谁家的饭还剩些,让我们垫垫肚子就好。”

李世民急忙道。

“就是啊。”房玄龄也连连抱拳:“村正,如果乡亲们这样的话,那我们东家可不吃了啊,我们转头就走。”

“各位乡亲,就听我们东家的吧,我们东家来之前一直念叨着这里,就想着吃顿便饭就好,能看着各位乡亲丰衣足食,俺们东家就很高兴了。”

程咬金也是立马附和:“谁家的饭还没有吃完,凑一凑,就行了,这样我们吃的才高兴呢。”

“不然,我们还不如去县城下馆子呢。”

李世民连连点头。

村正他们这些乡亲闻言,不由的都愣了下,你看我我看伱,没办法,只好如此。

“这….哎,好吧,既如此,那就按照兄弟们你说的办。”

村正一拍大腿,直接确定了:“我们还想着,今天好好款待下兄弟们呢,两年了,这顿饭咱们推延了两年了。”

“现在,一顿饭我们管得起,不!别说一顿饭了,就是一年,两年,一辈子我们也无妨!”

“有粮食了,不用愁了!哈哈哈….那,你们先等会?正好,俺家今天吃的猪肉菜汤,我把锅里的都给你们盛过来去。”

村正说罢,便着急忙慌的回家赶去。

“我给你们拿点大饼去,今天俺家刚烙的饼,好吃得很,这面也是今年春刚下来的新面,那味道,也香的很!”

“我家锅里还有不少爆炒大肠呢,还以为今天炒多了,没想到,刚刚好。”

“今天我家吃的面,用鸡蛋做的,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爽滑,正好,面没下完,我给你们下了去。”

“我家还有不少咸鸭蛋,我给你们拿几个去。”

“你们看看,光吃饭能行?我家里有不少水果,都是刚摘得,我给你们洗几个去。”

“我家….”

周围的乡亲皆是无比热情,纷纷朝自家跑去了。

“多谢各位乡亲,用不着那么麻烦,能吃饱就行。”

李世民高声感谢。

这下子又是惹来一阵摆手,众人都说说这话就见外了。

李世民望着庄子,看着其他乡亲,不由的,从内而发的感慨道:“这变化,可真大啊。”

“这才几年?好啊,真好!”

李世民声音沉沉。

尽管,这些百姓本应该是大唐的百姓,现在变成了大炎的百姓,可他心里,还是高兴的。

“谁说不是啊,生活越来越好了,而且陛下还说了,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哈哈哈,这样的日子,我们之前联想都不敢想,再好的日子,就更不敢想了。”

“当初我们离开大唐,两年前,真的是不敢想现在会这样,那时候都是死人啊,幸亏我们跑得快,赶到了雁云城捡了条命,后面听说青州回来了,就回来了,毕竟这里是祖祖辈辈生活的根,而万万没想到,陛下对青州的支持也那么大。”

“是啊,想当初,整个县城都没人了,整个青州靠北的百姓一路向北,那时候,我们就是想要找个活路,可万万没有想到找到了雁云城,找到了大炎,找到了陛下。”

“哈哈哈….说来,当时我还是第一批抵达雁云城的,那时候,我们压根不知道去哪里,梁国?压根都不让我们进,突厥人更靠不住,就在如此绝望的时候,是一位孩童出现了,我现在还记得,他坐着马车,应该是雁云城哪家的孩子,那孩子给我们指了条路,说是距离大炎国都雁云城不远了,要不是他,我们兜兜转转,怕是也要饿死在外面。”

“对,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要不是那孩子,我们还真不敢继续往北走,那时候都越过了梁国,再往北就是突厥的地界了,也幸好是那孩子说了一句,让我们找到了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到了雁云城,谁能想到,陛下直接开仓赈粮,当时只要去了雁云城的,没有一个死的。”

“没错,后来灾过去了,陛下还让我们选择,想要加入大炎的当场分地,不想加入的就回去,没有任何阻拦,别提了,当初我回来了,然后去年他娘的又跑了一次,两年前就不该对大唐抱有希望。”

“…….”

这里的百姓都陷入了回忆,纷纷说道。

李世民没有打扰他们。

就静静的听着。

那个孩子,应该就是雁云城某个富贵人家的孩子吧?

原来一切都是从那个孩子开始的啊,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如此一个小插曲。

李世民怅然若失。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说着说着,刚才去盛饭的乡亲们都已经陆续回来了。

村正和他老伴端着一个锅,锅里确实还有不少猪肉青菜汤。

香气扑鼻。

而且,这锅里的猪肉白菜汤,说是猪肉菜汤,但现在,不见菜,全都是肉。

“兄弟啊,你看,这不多了,不够一人一碗了,要不就当菜吃?”村正把锅放到了地上。

李世民苦笑:“哎呀呀,这么多,感谢,感谢!”

裴寂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是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味道,他们的肚子又响了起来。

这声音,比之前还要响很多。

这时候,又有一乡亲走了过来,手里端着满满一盆子爆炒大肠。

另一个乡亲来了,满满一大筐子馍馍。

其他乡亲们,也都是纷纷赶来,把自己家的东西放到了一堆。

满满的。

一下子,让李世民他们都有些眼花缭乱了。

就算是宫里吃的东西,也万万没有如此丰盛啊。

“兄弟,先来我家洗洗手吧。”

“卫生!你们这赶了一天路了,手上的细菌不知道多少,多打打皂子。”

这时候,旁边一位乡亲开口。

李世民茫然。

洗手?

百姓们现在都这么讲卫生吗?

“这是陛下提倡的,整个大炎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要喝烧开的热水等等,还别说,这小习惯很简单,可这些时间,我们几乎都没有拉过肚子了,之前拉肚子,可以说是三天两头。”

村正笑着解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