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最有逼格的歌曲(2 / 2)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这下子,弹幕也感觉不对劲了:

【等等,我语文水平差,请问这是哪首古人的诗词吗?】

【我诗词水平也不行,但我会搜索!没有这首词!是苏哲原创的!】

【???】

【不是我不信,但苏哲一个玩音乐的去写词?】

在普通人眼里,虽然都是艺术,但玩音乐的和文人之间的地位,可是天差地别。

立即有人科普:

【其实古代的词也能根据词牌唱出来,所以词人和现代作词的音乐人也差不多。】

【但水平差远了!】

【那当然了,以前写词的都是精英,文人墨客!现在嘛……】

【但我怎么觉得,苏哲的词和古代文人差不多了?】

作为老歌,《送别》的solo时间很长,也没有复杂的段落,十分简单,重复着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苏哲唱完后,林善儿不由愣了一下,惊道:

“这就结束了?”

她以音乐人的角度,觉得这首歌太简单了,根本不像现代歌曲,不由地替苏哲担心。

现在苏哲被捧得这么高,如果出一首平庸的歌曲,一定会立即受到舆论反噬,这让林善儿很担忧。

但她惊讶地发现,其他嘉宾们全都没注意到音乐形式上的古朴,注意力全都被歌词吸引住了:

“苏老师,这一声老师真心实意!您要是生在古代,一定能成为诗仙文豪!”

苏哲笑笑,可惜在近代以前,平行世界和前世没有区别,李杜诗篇照样万口传,否则他在现代也能当诗仙。

但李叔同,也足够秒杀一切音乐人了。

苏哲没有提歌词,从其他方面谦逊道:

“各位谬赞了,但歌曲完成度还不够,没有一点编曲思路。”

编曲是现代流行乐音的概念,《送别》当然没有。

但那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一切问题在《送别》的歌词下,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不光是嘉宾们惊叹,弹幕也在狂吹。

之前提到过,华夏或许是群众平均文学素养最高的国度——

谁小时候没背过唐诗三百首?

只要背过了,哪怕以后忘记了,只会说“卧槽”,也能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之前有人说苏哲是民谣诗人。小了,真的小了!】

【他就是诗人!】

【干脆他以后别写歌了,简直是浪费才华!去写诗吧!】

【音乐人都快饿死了,没想到你让他去干更吃不上饭的诗人?太坏了!】

【等等,如果苏哲快饿死了,能不能来吃我软饭?】

【很多文人都靠富婆养,这是传统啊!】

【(玉昆)当文人有富婆养?哪里有这种好事?!】

【扑街不算文人!】

 娱乐文,抄古诗没劲,不会不务正业去抄诗。设定是古代都一样,从近现代才有区别,所以能抄李叔同。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