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奖杯进货,金曲排名(2 / 2)

等等!

苏哲心中一动,认真看着系统:远程武器?

他琢磨着,枪支算远程武器吗?炮弹呢?导弹呢?

后面的太遥远,但如果能防子弹的话,以后去枪战每一天的米国拍戏,也有了一份人身保障。

但最近没什么用,苏哲便放在脑后,专心应付记者。

他们仿佛听到了大新闻一般,兴奋不已。

苏哲应付后,就回到观众席,尤梦黎羡慕地看着他,伸出白嫩的小手:

“让我摸摸你的奖杯。”

苏哲愣了一下,确定尤梦黎没有开车后,才将奖杯递给她。

尤梦黎羡慕地反复摩挲着奖杯。

而在此时,记者们也将苏哲自称“民谣之王”的消息发出去。

他们以为,苏哲这种不谦虚的言行会引来抨击,还在文字中隐含了批评。

却没想到,网友反问他们:

有些不关注民谣圈的自媒体都傻眼了,万万没想到苏哲翻红一年,才出了十几首民谣,就能获得这么高的威望。

一般明星敢翘尾巴,自夸自己“怎么不算呢”,就被舆论喷死;

苏哲都自认“民谣之王”了,更加“嚣张”,怎么毫发无伤,大家还很认同?

因为路人心里有杆秤。

苏哲不知道这个网络上迅速平息的小波澜,在颁奖现场,等到了第三个奖杯:

“最佳作词人——《送别》,苏哲!”

苏哲上台后,都有些没词儿了,而且最佳作词奖属于小奖,没有镀金的奖杯,只是水晶奖杯(玻璃做的),也没有专门的造型。

于是他只简单地说道:

“感谢音乐界前辈们对我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贡献优秀的音乐作品,谢谢!”

他下台后,将三个奖杯放在一起,周围的嘉宾都看呆了:

他是来进货的吧?

金麟奖不像米国格莱美有一百多个奖项,毕竟华夏音乐圈无论歌手、歌曲数量还是产业规模、盈利等方面,相比英语歌曲,都太小了。

相对小的圈子,养不起太多奖项,否则人手一个,就成微博之夜那种猪肉奖了,巧立奖项,来者有份,谁都不得罪。

所以苏哲拿到三个奖杯,十分显眼,惹人羡慕。

但他不在乎众人羡慕的目光,专心看向系统:

非常接近30%了!

马上就成功了!

苏哲兴奋极了,恨不得将剩下的奖项包圆了。

但很可惜,之后最重要的最佳男歌手和他无缘,一些小奖也都擦肩而过。

比如最佳制作人,虽然他一直兼任自己歌曲的制作人,按水平和成绩足以获奖,但音协在这种奖项上有潜规则,更偏向非歌手的从业人员。

毕竟他们的大众名气低,给他们奖项,也是一种名气上的补偿。

甚至苏哲的最佳作词人都算破例,实在是《送别》的歌词太过优秀,潜规则都被打破了。

而尤梦黎提名了最佳女歌手,可惜最后没有拿到,毕竟她也只出道两年而已,能提名就是成功。

最后,金麟奖颁发年度十大金曲。

这一项虽然没有奖杯,但排名对歌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历,甚至粉丝在互相battle偶像成绩的时候,都会拿出来当干货。

听着颁奖嘉宾一个个念出名字,苏哲也不由紧张起来。

“……第八名,《消愁》,苏哲!”

苏哲心里有些失望,虽然《消愁》位列十大金曲,但排名太低了,有些低于他的预期。

弹幕也很不解:

很快:

“……第四名,《冲浪》,尤梦黎!”

苏哲立即收起心中的遗憾,为尤梦黎开心,她总算没白跑一趟:

“恭喜你,大才女!”

尤梦黎的歌曲全是自己的原创歌曲,比如这首《冲浪》,就是她从荒岛回来后,根据亲身经历写出的歌。

弹幕也很佩服:

尤梦黎听到苏哲说她“才女”,羞涩地看向他:

“在你面前,我哪敢称才女?”

苏哲双手一摊:

我毛不易附身都没比过你,你还不叫才女?

紧接着:

“第三名,《阿刁》,苏哲!”

这首歌单曲销量破两千万,电子销售榜历史第七,光看成绩,也得尊重一下。

哪怕这首歌的评价其实比不过苏哲的其他民谣,但恰逢其会,取得了这么辉煌的销售成绩,音协不排高点儿很难解释。

镜头立即扫向苏哲,苏哲都愣住了,他隐约猜到音协可能给他两首金曲,但没想到竟然是《阿刁》,排名竟然这么高。

作品真的不能只看品质,还要看机缘啊。

《阿刁》获得了远超前世的销量和奖项,而某些他认为更出色的作品,挤在《诗歌电台》这首民谣神专里,却没有获得等同的评价。

这让他有些复杂,感觉有点对不起其他优秀作品,只冲镜头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

这却让观众都傻眼了:

弹幕还在议论,颁奖嘉宾宣布到最后:

“经音协所有成员投票,评委一致同意,今年的金曲为——”

颁奖嘉宾看了一眼手卡,露出一个惊叹表情,快速说道:

“《蓝莲花》,苏哲!”

苏哲愣住了。

所有的明星嘉宾们都愣住了。

以至于全场都陷入到死一般的安静中,然后喧哗声渐渐响起,直到如炸锅一般。

苏哲是音协亲儿子吗?

新秀年,就斩获三首年度金曲,还拿到了第一名!

再欠一章,明天一起还。呜呜呜,状态没调整过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