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新职业:小品王?(2 / 2)

而且不像《流星花园》里的男主角,道明寺是校霸,容易被舆论喷“带坏粉丝”;

《恶作剧之吻》里的男主角,江直树却是学霸,演起来很安全,人设更讨喜一些。

如果真这样,他就有兴趣了。

【被你们说恶心了,那苏哲还是别上春晚了!好好的小品,别被糟蹋了。】

实名负责,不上秤不值一两,上秤了就重逾千钧!

挂了电话后,她心中忐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康裕龙冷哼了一声,看着网友们的评论,不屑道:

他更关心第二个奖励——

平时他拍点烂剧,再给某瓣发函,禁止开分,也就混过去了,不会引起大众关注。

#苏哲《时间都去哪儿了》#

#苏哲为什么没上春晚?#

#金句:再刷五分钟?#

#小破站《拜年纪》#

这些甚至压过了春晚原本的热搜。

“明年他一定要上春晚啊!靠他拯救春晚了。”

苏哲刚想放弃,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等等,奖励是【枪斗术】,不是【枪械使用】之类的,难道升到顶级后,子弹会转弯?”

苏哲耸耸肩,并不在乎康裕龙的身体,反正又不会提果篮去看他。

而黄璨璨回到屋里,就接到了台里的电话,问她采访的事情,她就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见到的事情,并强调道:

这并不能让他战胜网球职业选手,却可以让他打出比职业选手更漂亮的球。

杜承辉:“我再刷五分钟!哈哈哈!逗死我了!你不会照着我写的吧?”

她只是个经纪人,消息也没那么灵通,以为康裕龙是因为身体差才退居二线,其实是因为退居二线才身体差。

【催泪神曲,你都能笑出来?】

“一群无知网民,这么庄重的晚会,不好好接受教育,竟然只想着好笑?春晚是用来笑的吗?”

【终于明白苏哲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成绩了!不光是天赋,还有这种死抠细节的态度。】

但也有人说:

【幸好苏哲没上,否则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苏哲扮成某钉出现,让小潘同学幡然领悟,向领导道歉,加班加点地完成稿子。】

【在看完狗屎一般的春晚后,再看苏哲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怨气被净化了。】

无数人在拜年、聚会时,一边吐槽春晚,一边顺手拿出手机:

“看这个小品!贼带劲!苏哲随便演演都这么好笑,不上春晚可惜了!”

他甚至污蔑苏哲居心不良,一门心思就像击败春晚,抹黑春晚,雇水军炒作热度等。

然而,等他刚打完小报告,小破站就放出了节目,还附带剪辑好的花絮,和黄璨璨的采访。

对下,他无所畏惧,满脸不屑。

拥有这项技能后,他可以像《网球王子》(又名《杀人网球》)里的角色一样,有一定几率打出奇奇怪怪的绝招。

严喜玲回了一个无语的表情包,才回道:

“你杀心有点重啊……就是身体变差了,以后要退居二线了。”

这句话就重了。

微博热搜——

这投放可太精准了,华夏大地上,立即响起无数笑声。

【哎,这才叫过年的感觉嘛!就像以前一样。】

【娱乐圈就缺苏哲这种人!对作品负责,就是对观众负责。】

【苏哲什么时候演过小品?】

严喜玲:

“可靠消息!昨晚春晚结束后,康裕龙被救护车拉走了!据说身体不行了。”

他又看了一眼奖励,心中不太在意:

“华夏禁枪,我就算提到顶级有什么用?没动力提升啊……”

他万万没想到,苏哲在一个小小拜年纪上的节目,热度竟然比春晚都高!

苏哲拿出电脑:

无数人竟然宁愿看节目花絮,都不看春晚了,节目加花絮,播放量很快就超越了3000万!

无数观众看着花絮中,苏哲等人齐心合力地完成一个节目,不断完善细节,就为了更好笑,也像黄璨璨一样,感受到久违的感动:

这还怎么解释?

他没有深思,反正多想无益,也无法左右系统的抽奖。

其实其他朋友只是不太懂,而尤梦黎背景比较深,所以想得比较多。

“继续写剧本——《恶作剧之吻》!”

苏哲懵了,奖励网球技能很正常,但什么叫杀人网球?

他能将网球打出子弹般的速度,可以用来杀人?

那他要这玩意儿干什么?

且不说他并不想杀人,就算想,也不可能用网球这么特殊的凶器啊!

杀过人的书友都知道,花里胡哨的密室杀人都是扯淡,凶器越平凡,花样越少,越不容易被抓。

吴佩佩:“原来你还会说小品!深藏不露啊!”

但就在春晚结束后,康裕龙就接到了谈话,告诉他太劳累了,让他多休息,多给年轻人机会。

“但你这个小品除了好笑,有什么教育意义?什么意义都没有!”

“噗!”

【你是懂春晚的!苏哲还得变成反诈等正能量软件,最后变成电话,给父母打电话,回家包饺子!】

【不是那首歌!是苏哲的小品《时间都去哪儿了》!】

“小品王?”苏哲有点懵,“这脱离我职业规划了。”

苏哲很奇怪,仔细查看系统,才发现这个技能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花式网球】。

而通过这些渠道观看小品的观众,又恰好能看懂包袱,正好是目标群体。

“花式篮球、花式网球……”苏哲若有所思,“是巧合吗?”

【新职业:小品王(2%)】

这是一部老牌台偶,和《流星花园》一样,也改编自日漫,播出后收视率极高,评价也很高。

柳禾珞:“你写的本子也太棒了!什么时候写咱俩的剧本?”

后者烂到家了,哪怕见到好球员,大家都恨不得冲他喊“快跑”,生怕掉入国足大染缸。

前者虽然烂,但偶尔也有亮眼之作,大家还抱有希望,见到好作品,还是会说“应该上春晚”。

就在口口相传中,苏哲的【小品王】进度逐步上升着。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