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出乎预料的吸金王(2 / 2)

在网友们知道电影后,苏哲继续深入更加细致的宣发,对小众侦探迷,宣传这是一部逻辑缜密的本格侦探片,秦风将会是华夏最出名的虚拟侦探。

他有些不明白:

【完蛋了,以后苏哲赚大钱,还有心思做音乐和影视吗?】

——这不少了,远超苏哲承诺的年保底收入,吴佩佩十分满意,感激涕零。

这种冲击太大了。

黑子忘了,苏哲演过喜剧。

尤其是前世的那位令狐冲,自诩投资奇才,圈内赚到的钱都赔了,还成为了老赖。

但对大众影迷来说,宣传侦探片可能是劝退的点——谁大过年去电影院看凶杀案?

去年看绝症,今年看凶杀?苏哲你特么晦气不?

所以宣传重点是喜剧——

但吴佩佩从二、三线的女演员,一跃成为圈内收入最高的明星,年收入10亿,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这部电影没人死吧?我看他还怎么卖惨。”

但她想到自己的付出和收获,再想想吴佩佩的,就觉得郁闷和生气。

不光喜剧演员们,苏哲也受到了质疑。

所以他们抓住喜剧这一点,质疑《唐人街探案》:

【根据我的经验,一堆喜剧人拼盘的所谓喜剧电影,都是烂片。】

这反差感,还挺开心的。

有人点醒他:

“你的钱不一定给她们,但能让吴佩佩赚钱,就能让她们赚钱,到手才是自己的。”

如今,她一年收入几千万,是名人榜多年常客,感觉心满意足,对自己年轻时的选择从没有后悔过。

各种喜剧桥段剪进了《喜剧版预告片》里,在媒体上大范围投放。

总之,麻烦事儿一堆。

“是不是多打一个零?”

【苏哲难道要混商界了?感觉他做什么都能赚钱啊。】

当然,除了试图走捷径的部分人以外,还有一些明星,直接询问玛丽苏,能不能签约,签约能拿到什么资源。

大家都辛苦了一年,自然想在春节档多赚些钱,过个肥年,不想让苏哲一家独大。

根本不用发红包,就有很多明星主动转发:

没有任何证据,也不需要任何证据,连吃瓜群众都觉得,苏哲对吴佩佩这么好,吴佩佩也只能以身相许了。

在他们看来,喜剧才是重点!是更吸引大众的地方。而且从苏哲的宣传策略来看,他也是重点突出喜剧。

【你没看苏哲的小品吗?没看《神笔马亮》吗?苏哲演喜剧绝了!我认为他是近几年最出色的喜剧大师。】

她想想自己,年轻时不择手段,甚至为大佬秘密生子,就是为了红,为了赚钱。

——给明星们一点小小的网红震撼。

这也是苏哲第一次在娱乐圈之外的投资,资金不多,主要以IP价值入股,试试水罢了。

这帮人脑子里似乎就没有双赢、合作、妥协的概念,让人难以理解他们的大脑回路。

除去综艺节目、明星转发等免费的宣传手段,其他方面苏哲至少花费了上千万进行投流,效果却堪比几亿的宣传费。

谁让苏哲让吴佩佩赚到这么多钱呢?如日中天就会让别人不舒服,一些诋毁之语自然出现了。

至于圈内传的吴佩佩是苏哲外室,叶冰洁根本没放在心上。

【我是苏老师铁粉,《唐人街探案》,我先预定好电影票了!】

这让《唐人街探案》的声势浩大,至少网友们都知道了这部电影。

在十亿面前,这重要吗?

苏哲:……

而李道强,以及参演电影的一众喜剧人,也成为了采访重点。

他相对干净,不玩脏的,某些人就谄媚地敬酒,说小话、戴高帽,捧得他开开心心。

作为全球网红,就是这么赚钱!

甚至吴佩佩的收入,在国内网红圈都只能排到第四,除了她以外前五全都是带货主播。

(狄仁杰、包拯等是历史人物。)

如《侦探版预告片》,特别剪辑了秦风思维迷宫、推理、讲解密室的片段,根据大数据定点投放给小众影迷。

所以苏哲很谨慎,也没做任何宣传,直到现在才被扒出来:

“别说当外室,给他生三胎都值了。”

“这就十亿了?”

圈内立即传出谣言,说吴佩佩是苏哲的外室。

聪明富豪懂“钱是给女人看的,不是给女人花的”;

聪明女人也懂“看到钱没有用,到手才是自己的”。

但3亿也能排名圈内第二!何况没计算分成的10亿,这超过了苏哲,成为毫无疑问的第一。

但她嫉妒吴佩佩!吴佩佩做了什么?不就拍了一部电视剧,和一些美食短片吗?剧本不都是苏哲写的吗?

叶冰洁有些崩溃:

“我不会拍吗?我也能演好!”

“今年就演了个黄蓉而已,也没多少作品,怎么可能收入这么高?”

虽然圈内外公认,苏哲十分擅长捧红女演员,柳禾珞、尤梦黎、梁知若等人都因他更加出名。

明星们懵了,网友们更懵:

【个十百千万……十亿?吴佩佩年收入十亿?是我看错了还是福布斯写错了?】

可能某些人巴不得尤梦黎打翻醋坛子,和苏哲闹翻呢,那样她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这让不少女明星都破防了。

这一系列宣传手段,充分利用了大数据,而众所周知,这种精准广告花费不菲,但苏哲咬咬牙全都同意了。

【我查过了,苏哲又注册了一个公司——黄蓉食品,吴佩佩也有股份,并终生代言,明年她的收入会更加恐怖。】

这相当于合同诈骗了,要知道,李子柒在红以后,才签约mcn,并非被对方培养,只是合作关系而已。

更何况还有同档期的电影。

【预告片太帅了,我喜欢秦风的思维迷宫。】

【既怕偶像过得苦,又怕偶像开路虎。】

前一晚看到小品,觉得很好笑,第二天正好去看电影!

“谢谢黑子们,给我提供了这么牛逼的营销思路!没想到春晚还有这种好处。”

黑子们也想:

“前一晚看到春晚小品不好笑,第二天不可能去看电影!苏哲失算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