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六十三 地羊鬼(三)(2 / 2)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困扰本乡数年的怪病,竟然当真是鬼神作祟!而且还不止一头!”朱员外忧郁之色更重:“想我安城也是一方大城,省府枢纽之地。竟成了鬼窟魔穴......”

他再次跪倒:“请各位大师为我安城除此大祸!救我儿,也救全城无辜性命!”

噗通、噗通,朱员外之后,跪倒一片,朱夫人、管家、仆妇、丫鬟齐声道:“请救全城无辜性命!”

四人一黄鼠狼,只得答应下来,暂住朱府,直到救了朱公子性命,捉拿了城中所有鬼物。

朱夫人哀求:“道长,法师,恶鬼欲害我儿不得,万一趁不备再来......它隐蔽身形,我们肉眼凡胎无法看见......”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李秀丽取下簪在道巾旁的艾草,晃一晃,化成一面舒卷的福字旗,递给她:“先借你们用。你把艾旗插在你儿子的房间外,它能昭示祸福,显形邪祟,遮掩气息。恶鬼如果再来,到门前就会露出形容,徘徊无计,找不到你儿子。”

朱家夫妇千恩万谢。

朱员外当即遣散了所有其他神道,将几人以贵宾相待,安排在最好的房间,令全府如侍奉主人。

又请他们齐聚客厅,商量捉鬼事宜。

枯松老僧在几人中最为年长,见多识广,转着佛珠:“此鬼物,让贫僧依稀想起了年轻时听过的一桩异闻。”

“传说,有一种鬼物,黑面黄睛,能行妖法,用木、石、沙土来易人心肝,使人暴毙。”

“此獠唤作地羊鬼。当年我是在西南一代听到的异闻。回忆其所描述,与今日作祟施主家的恶鬼极为相似。”

白鹤道士说:“地羊鬼......我想起来了,我也在南诏听到过类似的传说。据说有鬼害人之后,被害者死在道旁,剖腹,满肚泥沙,原来如此。当地人说,服青衣者,可以躲避此鬼。”

朱员外听了,立即叫人去准备大量青衣,全府一人一套,先给他朱夫人和“绯儿”换一套。

忙问:“怎么寻觅捉拿地羊鬼呢?”

枯松老僧、白鹤道士都沉吟不语。

黄鼠狼却睁着黑豆眼:“我可以一家一家嗅过去。凡是味道特别浓重的人家,一定藏了,或者至少是近距离接触过鬼物。”

僧、道都点头:“这也是一种办法。”

李秀丽也说:“我的蒲剑可以在临近心怀恶意的妖邪时,示警,震慑邪祟,斩伤无形之鬼。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边跟着黄道友挨家去嗅,一边跟着我逐户去找。”

朱员外大喜:“就按云真子道长说的办!”

当日黄昏,四人一黄鼠狼就分了两路,黄鼠狼与白鹤道士一起往东走,李秀丽跟枯松老僧往西走,最后汇合于朱家门前。若无所得,沿南北方向,再次分兵。

朱员外让自家的十几个家丁,也分了两路,拿着刀剑、锣鼓,分别跟着黄鼠狼、“云真子”。

黄鼠狼不屑一顾,细声细气:“不够给鬼物塞牙缝!”

朱员外笑道:“几位大师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我们本城的道路、人家,也听不大懂我们本地口音。他们既可以带路,帮你们沟通,带着锣鼓,一有情况,也可以鸣锣示警......”

却坚持要让家丁跟着。

但李秀丽一出来就吃了闭门羹。

她刚敲开一户门前悬白幡的人家,说:“施主,贫道云真子,是受人所托,前来查探安城的怪病。我们已查到,这是鬼物所为,它从朱员外家跑了出来。我们怕它为祸城池,因此冒昧打扰,想在你家找一找......”

开门的是个贫妇,看敲门的是个小道姑,开始还警惕而姑且算有耐心地听着比较陌生的外地口音,听到第二句话,忽然啪地一声把门关了。

李秀丽差点被夹到手指。

她身后的朱府家丁却见怪不怪,对她说:“云真子道长,我们城里人受怪病荼毒已久,大家都有点紧张,您不要见怪。”

说着,上前,用力拍门,拍得那扇木门哐当做响,摇摇欲坠,用带着本地口音的粗嗓子吼道:“开门!我们是朱家的,道长是来救你们命的!你丈夫都被怪病害死了,你女儿说不定也会被盯上,你就不想救她?”

敲了半天,门才重新打开,贫妇不情不愿,低着头,一声也不吭,闪开让他们进屋了。

李秀丽提着剑,从这件破败土屋的前屋走到厨房,又从厨房走到后门,家丁们没有跟着她,而是远远站在门边,与贫妇说着什么话。

宝剑毫无动静,没有任何异常。

她有些烦躁地用剑敲了敲墙。

这座城的空气,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似罩在朦朦薄纱中。

这是临时溢出区的标志。

所以她一进安城,老早就断定这里必有鬼怪或者超凡现象。

一无所得,算了,下一家。

她提剑往回走,刚走到门边,就看到跟家丁说话的贫妇,面色骤变,声音也变大了,偶尔有几个字“饿死也不......”“不,不借......”

她手中宝剑,骤然,剧烈嗡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