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万事不决问豆豆(1 / 2)

超神级学霸 一桶布丁 284 字 16小时前

真正的数学家,对于学术永远保持着好奇。

如果说乔泽提出的新理论距离真正要解决物理上的大统一理论,可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但在统一代数几何这个问题上,却已经给了彼得·舒尔茨许多启发。

他甚至怀疑,乔泽已经做到了能在交织性框架下,将部分抽象代数结构,比如如群、环、域,这些做到有限的统一。也就是说可能不久的将来,代数几何的研究将统一为一种新的数学对象。

这些天对方给出的一些见解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趋势。比如乔泽的交织性统一猜想。

猜想的描述很简单,有一个代数结构和一个几何结构。那么在交织框架下:ag=ga。

众所周知,数学上,公式越简单,往往证明起来难度便越大。更别提乔泽提出的这些结构其抽象程度远超现有的数学分支。哪怕是晦涩的群论、拓扑等等也难以跟交织性、互动性比肩。

但彼得·舒尔茨已经能感觉到乔泽似乎已经隐隐找到了证明这一猜想的思路。如果乔泽真能完成针对这个命题的证明,那便意味着他将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代数几何的统一工作。

乔泽求出了杨-米尔斯猜想时,彼得·舒尔茨只是感觉惊才绝艳,乔泽证明了哥猜时,彼得·舒尔茨感觉有一丝丝佩服,但现在这位西方的天才数学家却产生了羡慕,甚至还有一丝丝嫉妒的复杂情绪。

哪怕他还没到四十岁就已经拿到了全世界几乎所有数学方面的国际奖项,而理论上说乔泽还只拿了两个诺贝尔奖。

主要还是完成这项工作本是许多数学家寄予在他身上的厚望,而这种厚望本就是压力。

如果只是这些便也罢了,偏偏乔泽还邀请他去西林,一起参与这项研究……

彼得·舒尔茨心思就纠结在这块了。

毕竟他跟爱德华·威腾不一样。对方已经七十三岁了。

换句话说,哪怕他去了西林,并在那里定居,也不过是人生最后的选择。

但他今年才三十七岁,人生还未过半。

更别提波恩大学对他其实挺好,他二十四岁那年就授予他w3级教授,也是德国顶级教授职称,还是终身教授。如果这个时候抛下一切去了华夏,感觉挺对不起人的。

但如果不去的,只是邮件联系,对方肯定不会把研究出的东西完全共享出来。

他也不是没想过跟西林那边合作,远程共同研究这个课题。事实上很多不同国家的数学家也都通过这种方式互通有无。但对于乔泽来说,这个方法显然不太适用。

对方也明确表示过没兴趣。

换句话说,如果他不去西林的话,就只能浅层次的探讨。

双方的交流不会触碰到学术核心的部分。

事实也的确如此,近期双方的邮件没断过,但对方在研究进度上明显有所保留。尤其是学术层面的探讨,更多的关于交织性在他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应用,而对于新数学本身的探讨,往往一笔带过。

纠结的点就在这里了。

去不去西林呢?

如果去的话,他将可能成为新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他对乔泽的理解,只要真能做出贡献,肯定不会介意未来在解决数学大统一问题的论文上署名,而且彼得·舒尔茨也有信心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他要付出的是,可能需要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

如果不去的话,那就还是过他最熟悉的生活,但可能会错过他人生最珍贵的一次机会。跟这个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一起共事,推进数学的发展。

虽然乔泽因为许多事情,跟西方学术圈闹得不那么愉快,但没人有那个资格否认乔泽的学术声誉,哪怕他今年才二十岁。

等等,乔泽今年才二十岁。

坐在办公室里发呆的彼得·舒尔茨,突然感觉脑子一炸。

是的,他竟然一直忽略了乔泽的年纪。

今年才二十岁啊!

这位理论数学奇才起码还有二十年的黄金研究时间,以他的产出效率,这二十年里能做出多少成绩,彼得·舒尔茨突然有些不太敢想。十七年后,等乔泽到了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能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突然有些不敢想了。

从想到这个问题开始,大脑中的天平立刻开始渐渐倾斜。

不说名流千古,但能够跟着这种等级的数学家一起做基础理论研究,开辟一片学术新天地,这大概是任何学者都无法拒绝的诱惑吧?

而且现在乔泽主动邮件邀请的大概只有爱德华·威腾跟他两个人。

人产生的很多念头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就是那一瞬间,往往会决定人的选择。

起码从这一刻开始,彼得·舒尔茨感觉有些坐不住了。

而且他去过西林,华夏那座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显然那里并不像媒体所描绘的那般混乱跟无序,恰恰相反,那是一座干净、整洁且充满活力的城市,他甚至在街道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用一尘不染来形容或许夸张了些,但真的干净到过分。

更别提还非常安全,人们可以任何时间走出家门,不需要太过担心可能遭受不法侵犯。空气质量也很好,没有漫天雾霾,更没有夹杂着许多难以言喻的味道。

好吧,不得不说彼得·舒尔茨对西林的印象有些过好了。主要是他并不知道他去参加乔泽报告会的那些天,整个西林近乎所有公务部门都停了休假,一起上街打扫卫生,维持各种秩序。

但话又说回来,以前或许不好说,但现在即便是正常模式下的西林,也不会比任何一座德国城市差。

总之,当人大脑里那杆秤开始朝着一边倾斜时,大脑是真的就会自动开始找出种种理由来支持倾斜向的决定,哪怕是天才也不会例外。

……

华夏,京城。

西林这边来人了,而且是带着详尽的报告来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西林这边才知道京城竟然多了个人工智能宪章管理局。

更巧的是,他们这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申请,还正好跟这个局级部门对接。唯一让西林这边人不太懂的是,这个新单位行政职位还是高配。理论上是正厅级单位,但刚刚履新的局长跟副局长都是副部级。

不过来都来了,各部门都已经拜访过了,这最后一关肯定也是要过的。

毕竟为了这个智慧城市试点的位置,整个西林都忙活了大半月。做不好,还真没法交差。

……

“杨局长,您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