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岁月宁静,释迦大尊!(2 / 2)

他的收获,可不仅仅于此。

微微闭目,他心头涌动的,则是关于其他境界的感悟,功法,以及秘法和神通。

仙武天界,如今有着九境之修。

他却只修了炼形,铸台,灵相,以及洞天,其余五境,虽然都有着一些心得,却并没有具体修行。

这九境之修,是仙武天界修行的真谛所在,九千万年中,一切豪雄人杰的智慧结晶。

每一步修行,都要走的颇为小心。

若非如此,就无法将其中的真谛,化作自己的东西。

“炼形,铸台,灵相,熔炉,金身,显圣,洞天,神尊,不朽……”

“显圣境强者可封侯,洞天与神尊境强者,可封王。”

“那天尊,究竟是什么境界?神尊极致?还是不朽之境?”

苏白思绪发散,衍生出了千万道念头,就好像有千万个人,在共同推演思索着。

但缺乏对于天尊的真正认知,哪怕他神念再怎么强大,推演超乎寻常的修士,却也推算不出,其中的真正奥秘。

但他也很清楚,封王与天尊之间,有着一条无法想象的巨大鸿沟。

以至于,古今无数王侯豪雄,都折戟在了天尊霸主之路上。

天尊门前尸骨多,可绝大多数的修士,连门都看不到。

甚至都没有资格,踏上那一条角逐天尊的道路。

对于许多修士而言,死在门前,都已经是毕生的追求了。

但无论如何,天尊与圣皇,那些盖世霸主,必然与九境有关。

只要继续修行,一步步朝前迈步,终有触及那一道鸿沟,看到那一扇门的一天。

而此时,九境之中,除了神尊境与不朽境。

其余七大境界,他都有了极为深刻的感悟,也的确是时候,去涉猎其他境界了。

“熔炉境,金身境,显圣境……洞天境!”

苏白心中,微微自语道:

“那便让我看看,这一道困扰了武帝千年之久的巨大门槛,是不是真的很难踏破?”

自从凝聚出了二十四座洞天,苏白已经感受到了,那一道门槛的所在。

而天地大变,并不是天地在禁止修士们继续修行,而是天地变得不再那么适合修行了。

这个不适合修行,在于天地灵机,在于虚空万物,在于洞天之劫。

也在于那弥漫在天地之间,似乎无法察觉,实则一直存在的。

那些天尊霸主,证道称尊的可怕气息。

在这么多的限制叠加之下,就好比修行时,身上始终压着一座巨岳,自然难以寸进。

但苏白却不会在意这些。

因为束缚再大,限制再多,这仙武天界的修行环境,也比之前那座世界,高出了太多太多。

而且,他拥有洗罪鼎,只需要积攒一定数量的经验值,便可以继续突破境界。

只不过,到了如今他这个境界,哪怕想要突破一个小境界,需要的经验值,也是堪称海量的。

而想要突破神尊之境,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值了。

嗡!

回过神来,苏白的心海之中,泛起无穷波涛,无边的精义与奥秘,在其中剧烈翻滚着。

共同承载着那一面明镜,变得越发皎洁。

其中光影流转,似乎映照出了苏白至今为止,修行过的所有功法,所有神通的破绽。

………

接下来的日子,苏白又变得清闲起来。

闲暇时间,便去镇压一些东洲境内的刑犯,积攒一些经验值。

但这一场波及整个东洲的劫数,以及邪云阁,灭法道的接连覆灭,就让诸多宗门,乃至于圣地都为之忌惮了。

他们在等待着天地大变,准备迎接未来的变数,自然也就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前来招惹苏白了。

哪怕是宗门的宗主,长老,以及真传弟子,都被苏白镇压的凌霄宗与镇狱楼,也是如此,陷入了沉寂。

而苏白,自然也懒得去理会其他的宗门,一直醉心修行。

他每天,日出则起,日落则息,感悟着天地的变换,也流连在红尘气息之中。

天骄城的九大城区,乃至于整个武国,周边几大王朝的所有城池,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静下心来,便是指点一下王宝龙,金翅大鹏鸟的修行,或是寻两三个人对弈。

再不然,就是在洞天之中溜溜狗,培植灵植,与囚徒论道交谈。

修行,可不止是打打杀杀,平静之中,才可见修行的真谛。

他心静如水,不缓不慢的修行,感悟着红尘万物的变化,也感悟着岁月的变迁。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流逝着。

那无数修士,都在等待的天地大变,始终还没有到来。

而天上的日月,却已经在长空之中,起落更迭了许多次。

似乎,只是一不留神。

十年岁月,就这样过去了。

……

星海无垠,苍茫浩瀚。

亿万星辰,在此处汇聚成河,亿万星河,又汇聚成海,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奇异的天体星辰。

太空和宇宙。

这是从远古时代,就悬挂于天穹之上的隐秘之地。

相传,哪怕是天尊霸主,都不能洞察宇宙的真正奥秘。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豪雄,踏足星空之中。

或是追寻真正的长生不灭,或是追逐天尊留下来的痕迹,更有的大修士,则是远走灵气之地,遁世苦修。

尤其是中古时代,天地大变,变得不再适合修行后,一代代天骄人杰,不甘心受困于天地,纷纷遁出大界,向着无尽星河,踏步进发。

他们想要追寻前人的足迹,想要摆脱天地对他们的压制。

渐渐的,在无垠星空之中,一些生命星辰之上,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痕迹,道传诸多生灵,渐渐衍生出了一个又一个道统。

……

呼!

云浪拍打,万里云海翻滚,天穹之上,不知道多少禽鸟,翱翔天际,有色彩艳丽的,也有色彩灰暗的。

大地上,草木深深,山川起伏,江河贯穿其间。

大量人兽,行走在大地之上,显得格外莽荒,而又十分和谐。

轰!!

某一刻,一声巨响,从大气之外响起,轰隆震动,宛如天音一般,从星空之中,垂流而下,浩荡无边。

瞬间,大气之中,荡起无边狂风,呼啸流动之间,云层碰撞,迸发出了,笼罩整个星辰的电闪雷鸣。

无边无际的乌云,遮天聚拢,气息压抑到了极致。

无数生灵,全都为之惊恐,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更有不计其数的人,跪伏在地,面朝西方,虔诚叩拜。

“无量佛尊!“

忽然间,一声佛音,响彻天穹,垂流八方四海,浩荡的雷霆,都被瞬间压下。

西极之地,荡漾起汹涌的佛光,光辉浩瀚,足有十万丈之高,神圣而又磅礴。

瞬息间而已,佛光就已经撕裂了笼罩天穹的无尽乌云。

更引发了无数信众,善男信女的虔诚叩拜,连连叩首。

肉眼不可见的信仰之力,弥漫长空,滚滚蔓延到了西极之地,汇聚在了一座伫立通天,好像顶入大气层的神山之中。

神山上,金辉缭绕,宏大的佛音,止不住的响彻天地之间,浩浩荡荡。

无边信仰之力,在此刻竟然宛如实质一般的神瀑,迅速流动着。

隐约间,勾勒出了一尊无边无际的佛像虚影。

那佛像虚影,缭绕在无尽的信仰之力中,极目远眺,似乎看到了无穷的星空深处。

神山之巅,一座古朴的小庙中,一位老僧,刚好抬眉。

其神色与样貌,正如那遮天佛影一般,一双略带浑浊的眸光之中,泛起了一抹深沉的涟漪:

“天地大变,这是为何?”

老僧微微自语,仅自己可听。

神山之巅,那诸多恢弘至极的宫殿之中,不少气息强横的和尚,则已经跨步而出,神情震撼道。

“这是……释迦大尊的气息!?”

“究竟是何事,竟然惊动了释迦大尊?他老人家,竟然还在世吗?”

“大尊还在世上,不可思议,当真不可思议!”

诸多和尚,都有些震惊,不少人已经跪伏在地,口诵佛经,礼赞佛影。

释迦牟尼。

乃是此处佛土,数十万载前的大尊,佛法精深无比,通晓天时人心,洞彻万物奥秘。

乃是佛土中,有史以来,最惊才绝艳的佛门大尊。

同样也是最强横的佛门大尊!

众人本以为他早已圆寂,却不想,他竟然还活着!

一时间,神山震动。

自上而下,无数僧侣信众,全都恭敬叩首,震惊而又骇然。

“弟子帝空,叩见释迦大尊!”

众僧之中,一位金身足有八丈之高,气息厚重的中年僧人,长长拜倒在地:

“大尊此时现世,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轰!

佛音激荡,天穹上空,一时间风起云涌。

在无数的僧侣信众,敬畏而又骇然的目光之中,那一道遮天蔽日的佛影,陡然间腾空而起,一步踏出,就已经登临星空之中。

“大尊现世,大尊现世!!”

佛土星辰上,无数僧侣信众,狂热叩首,诵念佛经,敬拜这一尊佛法大能。

“这便是祖师所言,未来那座黄金盛世的征兆吗……”

佛影眸光深沉,如同古老的星辰一般,幽深不可测量。

他似乎看到了星河深处,隐约间发生的巨大变动,同样也感受到了天地之间,那股不同于寻常的细微变化。

这一幕,无比的契合,他预想之中的天地大变。

“数十万载沉寂,终究不枉此行!”

老僧垂首低语,眼角挂着些许晶莹,似乎喜极而泣:

“弟子,终于能够回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