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当然让我来(2 / 2)

“额……这不是去台湾开唱的嘛。今年我会在香港办一场的,到时候请你和姐夫一起去。”

“那我就等着。你的《昆仑》已经连载到最后一卷了,潘粤生让我问一下你,还写新书吗?”

杨叶想了想,要在未来拿到金庸的版权,一方面靠夏梦,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和《明报》搞好关系。

所以,写小说这活还得接着干。而且写小说得名又得利,也没什么不好好的。就点点头,说道:“写!”

“哦?接下来写什么?”夏梦来了兴致。

“写续集啊!金庸不是写了个射雕三部曲吗?我也写个三部曲。”

“计划好了?”

“算是吧,我这个三部曲,叫做‘山海经’,《昆仑》是山,下一部就是海了,书名就叫做《沧海》。在沧海的故事里,主角将会环球全世界,去经历更宏大的冒险。”

“全世界?听着让人好期待啊!”

现在的武侠小说,主角的活动轨迹一般都限于中国境内,最多去去周边的日苯,尼泊尔。金庸让张无忌在极北之地的小岛上出生,已经够远了。

在《昆仑》中,梁萧游历了欧洲,算是拓宽了武侠小说主角的活动范围。下一本《沧海》,主角居然要环游世界?

《沧海》一个字都没写,夏梦已经感觉这书又要火了。

“濛姐,戛纳你去吗?”

“我不去了,阿龙的《醉拳》我还要盯着,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都是凤凰公司出来的老人,阿龙和袁和平都是新人,我不在的话,他俩镇不住那些人。”

杨叶点点头,笑道:“也对。不过等《醉拳》上映之后,阿龙说话应该就算话了。”

“这么有信心?”

“你全程参与拍摄,你还不知道吗?”

听见这话,夏梦忍不住笑了起来:“伱设计的那些桥段太好笑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阿龙也的确是个人才,我在现场看他们拍戏,笑到肚子疼。”

“所以嘛,这次肯定成功。”

“说实话,在香港,大家拍电影都很快,十天半个月就能拍一部电影。像咱们这样,一个电影动则数月甚至大半年的周期,是极其少见的。”

杨叶道:“少见就对了,我的目标就是,我拍电影的投资,比他们拍电影的票房还高。这样的话,他们就永远追不上我,永远只能仰望。”

高投入虽然意味着高风险,但也意味着高回报。

杨叶复制后世那些经典电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所以他才敢这么玩。

后世说香港电影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什么“双周一成”,还有什么刘得滑、梁操唯。

实际上呢?只有一成。

在9年代,陈龙一部电影的投资都是上亿港币,其他人呢?一部电影的票房凑起来都到不了一亿港币,怎么比?

陈龙1995年一部《红番区》,全球票房9亿港币,这你让其他人怎么玩?

杨叶就是要玩出这种效果,在香港这个小水潭里跳啊跳的没什么意思,他要做世界的巨星。

杨叶见夏梦的眼神有些忧虑,应该是担心自己会玩脱,于是笑道:“不是还有个胡金铨嘛,他一部电影拍四年呢,我们才拍八个月而已啦。”

夏梦说:“那你知道他那部《侠女》亏成什么样了吗?”

“但你不能否认《侠女》拍得确实好啊。”

“这倒也是……听说胡金铨这次也要去戛纳呢。《侠女》亏得太厉害了,他不服气,自己剪了一个三小时版本,寄到戛纳,结果入围了。”

“那正好,我可以见见这位大导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