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你抢一个试试(二合一)(2 / 2)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296 字 2个月前

李忠发背着手沉着脸越过众人,走到了前面。

“二位,这时辰快到了,是不是先进我们进去说啊?你看我们把闺女送来了,总不能嫌弃到不让进门吧?”

“.”

“你这位老同志,我们哪能不让新娘子进门啊我们就是有那个习俗.不过老同志您是哪一位?怎么个称呼?”

李忠发微微一笑,指了指门口的李悦。

“这是我亲孙女,我是他亲爷爷。”

“.”

嗯,爷爷驾到,你们怎么称呼我?

当然得喊爷爷了。

大哥、二哥有些犯傻,因为这不合规矩。

一般来说,送亲的队伍里面,没有新娘子的直系长辈,一般会以舅舅和叔叔为主。

但李开建就哥一个,李悦没叔叔,傅桂茹也没亲兄弟,有个大伯的堂兄弟还在马来呢!

所以今天本来预定的是两位姑父赵援朝和崔志先,以及李大勇的父亲李战军为主,女子就是姑姑李明香为主了。

只不过事情有了变化,爷爷就只能亲自上阵,把大姑父崔志先给“筛选”下去了。

俩大哥、二哥一看李忠发,这都不知道怎么接待了,只能喊爷爷呀!

“诶呀,他他爷爷你这怎么亲自来了,玉民也没打个招呼.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杨玉民的大哥只好满脸堆笑的接待李忠发,然后被后面跟上来的赵援朝和李战军给寒暄着带进了院子。

毫无招架之力呀!

今天李家主打的就是一个“喧宾夺主”。

李悦拉了拉杨玉民的胳膊,低声道:“走吧!今天你就啥也别说,不说就不会有错,一切交给爷爷就是。”

杨玉民鼻子一酸,忍不住的道:“谢谢你,今天多亏有你。”

李悦扭头给了杨玉民一个白眼儿,不悦的道:“你再说这种两家话,我可不进门了啊!”

“.”

“你俩别墨迹了,里面还有俩老的呢!赶紧带我进去瞅瞅是个什么道行。”

李野在后面推了杨玉民一把,才把两个新人给推进了院子。

进了院子之后,李野看到院子中的宾客明显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杨玉民的同学,另一部分自然是单位的同事和领导。

至于杨玉民的亲生大哥、二哥,跟另外坐在堂屋里的两位老人是第三部分。

那两位老人早已经搬了椅子,不动如山的坐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感觉就跟两个主人似的,等待着新人的拜见。

但是当大哥跟他耳语几句之后,他们不可能不动如山了,这差着辈儿呢!人家站在院子里,你还坐在屋子里,你屁股底下粘了强力胶吗?

老头儿赶紧起来迎到院子里,对着李忠发道:“诶呀,娃儿她爷爷,怎么能麻烦你来一趟呢?这太麻烦你了。”

李忠发笑着道:“闺女远嫁千里,家里肯定是不太放心的,结果今天杨玉民跟我说了点事儿,那他爹就更不放心了,可他爹性子软,见不得闺女嫁人,这不就把我给撵过来送一送吗?”

“这有啥不放心的,她爷爷你放心,俺们都是良善人家,一定不会亏待了李悦的。”

老头儿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李忠发也就顺势笑着点了点头,也没多跟他们说些什么,而是扭头走向了杨玉民的那些同事。

李忠发今天来,可不是应付杨玉民的这两位亲生父母的,这俩人还不值得他走一趟。

李忠发还没走到杨玉民的同事跟前,人家也都往前迎了过来,笑呵呵的打招呼。

“老同志辛苦啊什么时候到的京城.路上赶多久的火车?”

李忠发一一作答之后,对着某位戴眼镜的道:“这位是杨主任?”

杨主任微微诧异,问道:“怎么?老同志认识我?”

体制内有体制内的隐性门道,李忠发当然能够一眼就看出谁是在场的老大。

“嗨,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呗,”李忠发笑了笑道:“我天天读报,在大上个月十六号的报纸上看到过杨主任的文章,后来听玉民说起,才知道是他的领导呢!”

杨主任笑了。

“老先生天天读报,不知道您是干什么工作的?”

“我就一乡下小厂长,就是那个清水河牌方便面的厂长”

李忠发一边跟杨主任自我介绍,一边指向了门口。

门口的李大勇、靳鹏等人,正在往院子里搬方便面,一箱一箱的摞的老高。

“乡下小单位,没什么好东西,刚好厂里最近有一批市场调研活动,大家待会儿每人都带一箱回去帮忙尝尝,就当是喜糖了,

当然如果有什么味道不合适的地方,一定要告诉我们,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改良有帮助的话,我们厂里是有正式的感谢的。”

“清水河方便面?不就是电视上广告的那个吗?”

杨主任恍然说道:“这个方便面我是知道的,但这个调研活动是什么意思?”

人家杨主任是很严谨的,虽然说是充当喜糖,但也必须要问一问。

于是李忠发就给杨主任解释了一下清水河牌方便面,是如何经过几十次口味改良,才正式推向市场,而且在以后还会根据顾客反馈持续调整出最佳口味。

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杨主任才知道李忠发只比他低半级,虽然杨主任这个正处的逼格要高很多,但李忠发的自由度却更大,两个人算是能聊到一块去。

体制内有体制内的隐性规则,这要是换了赵援朝来,估计也就能打两句哈哈拉倒。

“今天本来我是不该来的,但娃儿年纪小,遇到点事儿就拿捏不定,又害怕我们家嫌弃,”

李忠发无奈的道:“可我们怎么能嫌弃呢?玉民这孩子本来就命苦,走到今天真不容易,我这不就过来一趟,怎么着也得让他们把婚事顺顺利利的办了不是?”

“.”

杨主任缓缓点头,温和的笑道:“确实,小杨这孩子不错,今天早上他只跟我说了几句,不明不白的,

我一是个外人,又也不太明白内情,不方便帮他出出主意,刚才我还在担心呢,现在老先生过来了,那我可就放心喽。”

“行,那杨主任您多担待。”

李忠发话不多说,对着杨主任拱了拱手,回头走向了杨玉民。

他已经说明白了,待会儿要搞的事情,是他李忠发搞出来的,您多担待。

“你娘呢?怎么没见?”

李忠发沉声问了杨玉民。

杨玉民指了指西厢房,低声道:“我娘说,今天要不就不出来了,我不愿意,她就哭.刚才李野带着姑姑进去劝了,也不知道咋样。”

正说着的功夫,李野和小姑李明香从西厢房里出来,对着李忠发点了点头。

然后李野就去跟李淮生和团委李干事嘀咕了几句。

两人都是愣了愣,然后连连点头。

“各位宾客,谢谢大家来参加这对新人的婚礼现在各单位都要求一切从简,那我们就邀请双方长辈说几句,然后拜天地”

李忠发作为女方的家长,辈分又是最高,自然第一个讲话。

“家长拉扯孩子十几年,今天算是任务完成了,以后孩子自己的路,自然需要他们自己来走,但父母的养育之恩,你们必须要感谢、感恩.”

“今天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新郎的亲生父母,也临时赶到了现场来祝贺两位新人,”

“我呢!就倚老卖老安排一下,生有生恩,养有养恩,这拜父母,也不能缺了谁.”

李忠发把杨玉民和李悦喊了过来,然后又大声说道:“本来今天是个喜事,有些事儿不太喜庆,但今天我必须要提一嘴.”

“那就是玉民这孩子的养父,是在62年那场战争中牺牲了的,他没有看到孩子的今天,这是他的遗憾,但是两个孩子,永远也不能忘记为了我们而牺牲的人.

亲家母,你该出来了吧?”

“.”

西厢房的门开了,杨槐花红着眼睛,抱着一个彩色相框走了出来。

相框里是一张彩色照片,上面一身绿色军装的男子风华正茂,硬气挺拔。

杨槐花抱着相框,默默的坐在了正屋的椅子上。

本来盘踞在这里的两个老头老太太,还有些赖着不想走,但是抬头一看,却是吓了一跳。

所有人看过来的目光,都是那么的不善,好像是在对他们说:“来,你跟这照片上的绿色军装抢一个试试,

你跟他帽子上的那颗八一红星抢一个试试!”

“.”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一对新人红着眼睛,给红着眼睛的杨槐花重重的磕头,算是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一步仪式。

而那两个老人,却突然不想第二次接受他俩的跪拜了。

比不了,丢死人。

而且排在杨槐花后面接受跪拜,算是个什么事儿?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