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6章:苏良超神之谏!教科书级别的上谏方式(2 / 2)

此事很多官员都知晓。

此事乃是唐介所提,现在去谏君,俨然就是触霉头。

苏良并未生气,其微微一笑。

“诸位,今日的课就讲到这里吧!这算半节课,至于后半节课,明日大朝会,我给为大家演绎一番,什么是正确的谏君行为!”

听到此话。

官员们也瞬间兴奋起来。

这说明,苏良要接着拿唐介所谏之事去谏君了。

很多人都想看一看苏良的立场。

到底是和众台谏官一派,还是与官家一派。

片刻后。

院落内就剩下范仲淹、富弼、众台谏官、包拯和王安石。

“景明,明日朝会,你真要向官家上奏,言民间奢靡竞富之风的事情?”富弼问道。

苏良点了点头。

“我也觉得唐中丞所谏有理,此事也需要有一个交待。”

“那……那我们也准备准备,明日助你一起谏君!”欧阳修说道。

苏良微微摇头,笑着道:“明日,诸位无须发言,一切都交给我吧!我要让你们看一看什么是满堂华彩!官家满意!伱们满意!所有人都满意!”

听到这话。

范仲淹等人不由得都笑了,他们对苏良有一种无理由的信任感。

……

半个时辰后。

垂拱殿内。

一名内侍将苏良明日朝会将会续唐介之谏的事情告知了赵祯。

赵祯一边写着飞白书,一边笑着道:“朕很期待,他能拿出什么理由来。”

对民间奢靡竞富之风弥漫之事。

赵祯之所以没有纳谏,乃是因唐介的理由不足以说服他。

当下,在赵祯的眼里。

此等风气的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

翌日,即腊月初十。

天微微亮。

大庆殿内外,灯火明亮。

官员们身穿各色官袍,陆续走进殿中。

如往常一般。

首相文彦博率先发言,汇禀当下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这一刻。

大家的心都不在此,更希望看到苏良会如何上谏。

昨晚还有人打赌。

苏良若能说服官家,公开惩罚张贵妃和尙美人,他愿穿女装,在桑家瓦子上迎客一晚上。

……

约一刻钟后。

苏良终于出列,然后缓缓拱手道:“启禀官家,臣有事要奏!”

“当下,汴京城内,有人一掷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有人大摆宴席吃一半扔一半,有人以翠鸟之毛作饰、胎鹿之皮作冠,富人争相购之,以猎奇为贵,使得杀戮不止,奢靡竞富之风盛行,臣恳请朝廷颁行禁奢令,使得天下风气归正!”

“理由呢?”赵祯问道。

谏言。

比得不是一腔热血,不是口直胆大,而是从朝廷或百姓的立场分析利弊,讲出隐藏在事情后面的道理。

最好的谏言。

不是句句如刀、如剑,而是如阳光般融化积雪,如春雨般使得枯木逢春。

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苏良缓了缓,朝前走了两步。

“奢靡竞富,易使得富者失礼失德,穷者残暴不仁,年幼者养得一身陋习,年长者哀叹世风日下,天下人无情。”

“长此以往,民风不存,礼崩乐坏,大宋将无未来!”

“近日,臣曾听闻,有多名商贾购十一二岁少女,以此为乐;有女商人于汴河花船之上建象姑官(专门豢养男性提供服务的男版青楼);有贫穷者结对捕杀翠鸟、怀孕之鹿,手段甚是残暴;有年幼者见一商人一顿饭吃下百贯钱,扬言读书无用,唯经商可富,可肆意妄为……”

“当下,奢靡竞富之风尚未蔓延全宋。官家可能觉得其不过是百姓年底之欢愉,不足为虑。”

“然臣前日在汴京街头闲逛半日,赫然发现,如今的汴京城,于街头巷尾,酒楼茶肆,侃侃而谈者,已不是书生士子,讨论的也非家国大事,而是商人们讨论着如何赚钱,如何花钱,街头巷尾,满是靡靡之音。”

“此风若长存,五年、十年之后,恐天下将以钱为中心,人人以钱为圣贤,我大宋恐将如党项、契丹、女真族一般,退化成蛮夷!”

“臣以为,有钱者可购贵重珍稀之物,然不应伤生害性,不应于人前炫富。富贵者,当以为救济穷人为荣,而非跨越礼法道德,肆意享乐,无法无天!”

“张贵妃与尙美人曾戴点翠饰物、鹿胎冠而引起不正之风。臣认为,官家应重惩,以此遏制此番以奢靡为荣的审美风气,此外销点翠饰品、鹿胎帽等,一改风气……”

……

大庆殿内。

除了苏良的声音,连呼吸声都变得很弱。

当很多官员听到。

当下汴京城商人已经顶替读书人,掌控了民间话语权的时候,心中便有了答案。

禁奢令必须施行,不然大宋将失去未来。

不远处。

台谏官们都是一脸崇拜的表情。

他们写的奏疏。

只看到了富贵不仁、争强斗狠、恣意使气、玩物丧志、穷奢极欲,骄奢淫逸……

却没有看到此不正之风对大宋底层的破坏,对大宋江山社稷的动摇,对大宋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

这就是苏良上谏的能力。

言明利弊即可。

当下的官家,自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苏良也让官员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有一种上谏,叫做好好说话。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