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7章:偷国高丽!海东孔子VS苏景明,国之辩(1 / 2)

五月初三。

十日之期的第八日。

高丽与登州港之间的一片蔚蓝色海域上,五艘高丽船朝着登州港疾行而来。

其中。

两艘满载身穿铠甲、手携兵器的高丽兵。

两艘载宋人,但宋人皆被关在船舱之内,无法外出露脸。

头船则是一艘挂着“李”字大旗的三桅尖底大船。

当下。

被贩卖到高丽的宋人还有729人。

在高丽国相李子渊和户部郎中崔尚安的安排下,已找到699人,其中有30人身死高丽。

或为意外身死,或为被打骂致死。

害死这三十人的高丽人贩子也全部被抓,身在船上。

在任何国家,人贩子都是要被打压的。

高丽的人贩子,不但贩卖宋人,还卖高丽人。高丽盛产美女,很多高丽女人都被卖到了辽国。

此刻。

头船的甲板上,站着三人。

一个是高丽国相李子渊,一个是户部郎中崔尚安,还有一个是身穿一袭白衫,白须白发的老者。

此老者站于三人中间的最前方,显然地位最高。

李子渊率先道:“崔老,此番我们依照宋国的要求将被贩卖的宋人全数找回,可谓是仁至义尽。”

“然宋人不但辱骂我们,还利用海上商贸威胁我们,事事都做的有悖圣贤之道,您一定要痛斥那苏良一顿,让其知晓,我高丽国不可欺!”

“崔老,此事关乎国体,是向宋国低头,还是能彰显国威,全都仰仗您了!”

一旁的崔尚安也躬身拱手,甚是尊敬。

老者捋了捋白须,道:“二位放心,我们好心帮助宋国寻人,而宋失礼仪,无端迫害我高丽商人,还出言不逊,老夫定然会讨回一个公道,让天下人看一看,此事到底是谁对谁错?即使不能逼得宋朝皇帝认错,也必然让苏良这個自以为是的跳梁小丑,低头认错!”

老者抬头望向西方,一脸自信。

其姓崔名冲,字浩然,已是古稀之龄,曾官至高丽宰相,去年刚刚致仕。

崔冲在高丽创建私学,传播儒家文化,徒子徒孙满高丽,所著文章也被高丽文人奉为圭臬。

被高丽人尊称为“海东孔子”。

他在高丽文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孙复、胡瑗、欧阳修三人叠加在一起在大宋文人心中的地位。

甚是崇高。

高丽首相李子渊深知,若完全依照苏良的要求,在截止日前归还宋人,然后道歉,再恳请对方废除“登州港三策”。

不但个人名声受损,国体尊严有失,还有可能会得罪辽国。

他又不擅辩,故而想到了致仕的崔冲。

崔冲曾做过谏议大夫,类似大宋的台谏官,一番说理功夫,无人能比,又是高丽的文人领袖。

便希望他能站出来,至少能保住高丽的脸面。

在李子渊一番添油加醋的恳求下,崔冲决定出山,给苏良一番教训。

崔冲经过一番了解,认为苏良擅行“登州港三禁”之策,逼迫高丽国交宋人,失礼失德,实乃忤逆圣贤之道,设定的十日之期,更是强盗所为。

他决定教训苏良一顿。

简而言之。

他们会按照大宋的要求归还宋人,但必须要训斥苏良一顿,以此挽回脸面,彰显高丽国威。

……

五月五日,十日之期的最后一日。

午后,太阳灼热。

若在太阳落山之时,高丽国相未至,被贩卖的宋人未归,那“登州港三禁”将续期一个月。

若明日太阳落山还未到,则自动续约两个月,以此类推。

此时。

登州港码头上,甚是热闹。

很多百姓听闻高丽将在今日归还被贩卖的宋人,高丽国相还要道歉,都纷纷跑来围观。

当下。

此事已经不仅仅是归还被贩卖的宋人,还涉及大宋商人的底气、地位以及胆量。

若此事圆满结束。

那大宋商人日后出海经商时,若被别国欺负或被关押,他们坚信大宋朝廷一定会帮助或营救他们。

与此同时。

很多外国船只,包括辽国、东瀛、高丽船只也在近海海域上漂着。

他们也想看一看高丽朝廷会如何处理此事。

这也关系着他们日后对大宋商人的态度。

一个时辰后。

苏良、登州知州刘昱、登州市舶司主官、提举市舶司夏丰三人来到了望楼上。

刘昱心情激动,望向东方的海域。

“景明,他们会不会即使今日能来,也会故意拖延一日,以此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苏良笑着摇了摇头。

“不会!高丽朝廷向来小气,绝对舍不得这一笔商税收入。”

“高丽人会不会没有找全被贩卖的百姓呢?”一旁夏丰担忧地说道。

“时间上绝对是充足的,他们若没找全,要么是不上心,要么是想与咱们开战,若真找不全,我不介意先把高丽灭了!”

夏丰听到此话,心情甚是兴奋。

苏良若真提出这个建议,依照他目前在朝廷的话语权,朝廷真有可能出兵灭高丽。

随即。

三人便坐在望楼上,吹着海风,喝着茶,等待高丽船来。

……

日近黄昏。

在望楼上不停远眺的杜雷突然高声道:“高丽船来了!高丽船来了!”

苏良、刘昱、夏丰当即站起身,来到望楼前的瞭望台,举目望去,果然看到有数艘高丽船疾速行来。

没多久。

码头上的百姓也都看到了高丽船,不由得都变得心情激动起来。

苏良看向刘昱、夏丰,沉声道:“刘知州,立即安排人手接收归来的百姓。夏提举,令刀鱼寨的水军随时待命,若高丽人有不轨之举,咱们直接将他们截留下来。”

一旁。

孙胜和杜雷也已让护卫们做好了准备,一旦发生冲突,他们的第一要务是护卫苏良的安全,其次是生擒对方首领。

约半个时辰后。

高丽的五艘大船停留在在距离码头约千米远的地方。

附近的其他船只都迅速撤到了远处。

紧接着。

一艘小船行至码头,一名高丽兵高声道:“吾国国相已至,贵国被贩卖到我境剩余的729人已找到699人,其中有30人身死,已将贩卖者或致死凶手抓到船上,可交由贵国处置。然交接之前,烦请贵国苏司谏、刘知州上前一叙。”

苏良淡淡一笑,脸上带着一抹鄙夷。

高丽国相连上岸都不敢,可见其风范能力,皆是一般。

“备船!”

苏良当即与刘昱、夏丰下了望楼,在大宋的近海领域,他们丝毫不惧。

若高丽真敢做出什么下作的事情,迎接他们的将会是大宋毁灭性的打击。

一刻钟后。

苏良、刘昱、夏丰三人坐着一艘与对方头船大小相近的船只,驶向了前方。

而船上,皆是苏良的护卫,不但有弓弩、风火枪,还有风火雷。

在双方距离还有百米时,刘昱已看清了甲板最前方站立的三人。

“咦?”

刘昱朝着苏良道:“景明,甲板上,身穿紫袍的那个,便是高丽国相李子渊,身穿蓝衣的是户部郎中崔尚安,而居中那个白须老者是高丽的前相国,被誉为海东孔子的崔冲崔浩然,崔冲已致仕,此番来此,估计是与你讲理的,此人擅于雄辩,你可莫着了他的道!”

“海东孔子崔冲?我听说过,放心,我苏良还从未给大宋丢过脸!”苏良笑着道。

双方此次对话,代表的乃是宋与高丽二国。

彼此的谈话内容,定然会传播出去,成为百姓讨论的焦点。

谁若落下风或被寻了短处,那就是为国丢脸。

很快。

双船船头相近,在距离还有不到五米的距离时,停了下来。

崔尚安率先大步走出,直接看向苏良。

“这位就是宋国有名的砍头御史苏良苏景明吧!苏司谏,本官乃户部郎中崔尚安,官居五品,那日被你拒见,本官虽不理解,但还是将我朝李国相请来了!”

崔尚安将“司谏”和“官居五品”两个词咬的甚重,明显是在讽刺苏良不过是七品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