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9章:噩耗!朝堂失良臣,苏良失挚友(2 / 2)

曹护高声道:“谁持有风火雷,用风火雷!”

当即,便有一名士兵奔到悬崖边,拿出一枚风火雷,在确定那艘木船的方向后,往后退了数步,然后一旁的士兵帮其点燃风火雷。

那士兵助跑数步,将风火雷扔了出去。

而此刻。

木船上的大胡子海盗长呼一口气,道:“此刻,弓弩已难以重伤我们了,快划!快划!”

就在这时。

一个冒着火光的黑团突然从高空中落下。

大胡子海盗正在诧异之时。

“轰!”

一声巨响,火光四溅,海水涌起数米高。

木船炸成了碎片。

船上的三人也全被炸飞,断无生还的可能。

“扔的好!炸的好!”杜雷忍不住夸赞道。

这个大胡子海盗,定然就是这群海盗的首领了。

天微微亮。

士兵们在无名岛翻找了数遍后,已确定再无海盗生还。

这时。

曹护和杜雷来到了一处由木栅栏围着的窝棚。

此处。

臭气熏天,弥漫着一股屎尿味儿。

俨然就是个养猪喂羊的地方。

但却关押着三十多名衣衫不整,脸上身上皆有红肿的女人。

女人们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

此处与海盗的住处隔着一片空地,在士兵们的护卫下,并未遭到破坏。

一名士兵道:“大哥,这些都是高丽女人和东瀛女人,我们还管不管?”

“她们也是可怜人,拉到近海,劫一艘高丽商船,将她们放上去,让高丽官府安置她们。”曹护说道。

“是。”士兵拱手道。

曹护望向蔚蓝的海域,看朝阳缓缓升起。

此刻的大海,甚是漂亮。

他喃喃道:“自即日起,谁也拦不住我在海上的发展势头了,东瀛岛,一定是我的!”

……

五月二十日,午后。

高丽国都开京,一座豪华宅院中。

高丽国相李子渊坐在庭院中,长呼一口气。

他刚得到消息。

崔冲虽晚节不保,但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崔冲与苏良的辩论传出后,高丽国主大怒。

他不能惩罚他老丈人,也不能惩罚高丽的儒学吉祥物,便将所有罪名都安在了崔尚安的头上,直接将其处以极刑。

李子渊虽然没有受惩,但此事传的天下皆知。

他也被一些官员骂作软弱无能,若不能做些对朝廷有益的大事,即使他是国主的老丈人,恐怕相国之位也做不长了。

就在这时。

相府管家郑德一快步走了过来。

李子渊高声道:“老郑,老夫正准备找你呢!大胡子可除掉了那伙宋人海盗?除掉了,就让其迅速扩大走私生意的规模!”

大胡子海盗的幕后指使者正是李子渊。

李子渊和曹护的目标类似。

也是想要从霸占东瀛国的走私贸易开始,逐渐掌控东瀛国。

待大宋、辽国、西夏打起来,东瀛国又被高丽控制,高丽便可迅速崛起,一家独大。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是砰砰响。

甚至做梦都会梦到,他变成了天下第一国的国相。

管家郑德一面色沮丧。

“老爷,我正要向你汇报呢!”

“大胡子那群人全军覆没了,击杀他们者还将大胡子他们掳掠的女人送到了咱们的码头。”

“什么?怎么……怎么可能?我可是耗巨资,为他们提供了大量武器!”

“击杀他们的应该是宋人海盗,他们的武器应该更精良,一定是宋国朝廷也参与进来了,我们要不要通过朝廷谴责他们?”

李子渊面色阴沉。

“没用,宋人朝廷不会承认的。把他们逼急了,他们真有可能向我们开战!”

“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将此事告知辽国,宋国如果灭了我们,那辽国南境将岌岌可危,让他们想办法给宋国施压!”

“你速速将大胡子那群海盗的事情处理干净,绝对不能让他与老夫产生任何关系!”

“是,我这就去!”管家郑德一当即大步离开。

李子渊长叹一口气。

“唉,崔尚安那个废物,没事儿招惹宋国干什么?接下来,高丽要低调,绝对不能再招惹宋国半分了!”

……

五月二十二日,汴京城。

随着全宋各地州府,台谏官主持正义、解决各种问题的消息不断涌入汴京城。

百姓们才知。

原来官家命台谏官外巡,监查各地州府的变法执行情况。

一时间。

很多地方官都变得紧张起来,看见气度不凡者,都觉得可能是台谏官来了。

好在台谏官们的巡查,大多都到了尾声。

百姓们则甚是兴奋。

汴京城的艺人们更是将一些经典事例编写成了话本。

台谏外巡,已成美谈。

……

又一日,天气愈发炎热。

一处官道之上,林荫茂密,孙胜赶着马车,不紧不慢地跑着。

苏良正躺在里面睡午觉。

预计再有四五日,便可抵达汴京城。

就在这时。

苏良的一名护卫突然骑快马奔向马车,嘴里喊道:“朝中急报!朝中急报!朝中急报!”

孙胜立即抓紧缰绳,将马车停了下来。

苏良听到声音后,也缓缓睁开眼来。

急报。

一般都是甚是紧急或严重的朝中大事。

苏良钻出马车,接过急报,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眼眶泛红,不断攥紧拳头而又松开,情绪骤然变得激动起来。

他缓了好一会儿后,朝着孙胜道:“备马,我要飞速回京!”

“是。”孙胜当即吩咐护卫备数匹快马,然后接过了苏良手中的急报。

看过内容。

他顿时明白苏良的情绪为何有如此巨大的波动了。

“谏院左正言周元,外巡京东西路期间,于五月初八清晨,意外落在南京国子监门前南湖,溺水而亡,享年46岁。”

苏良入台谏时,与周元同为监察御史里行,关系甚笃。

在台谏。

周元并不突出,也没有什么锋芒。

但是台谏诸官都知,台谏不可缺少周元。

许多脏活累活,皆为周元所做,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兢兢业业。

苏良心中甚是悲痛,他想了想,有些不敢相信。

周元自幼在长江边长大。

曾在闲聊苏良在黄河边救险之事后,他还称若他在,绝对不会有那么危险。

他擅于凫水。

南湖之水,怎么也比不上长江与黄河。

并且周元身边不可能无护卫,发生此等意外,令人着实不敢相信。

片刻后。

苏良骑上快马,与孙胜等护卫一起奔向汴京城,待回了朝,他才能了解更多的信息。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