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被砍死的嫂嫂十八(1 / 2)

苗母听到女儿哭, 心头很不好受。

当初女儿闹着要嫁进京城,她看到吴家那个院子就觉得憋闷。虽说平安镇上的众人住的也不宽敞,但吴家实在是太夸张了。

几对已经成了亲的夫妻, 住的屋子只刚好摆得下一张床,还不是大床。

她知道女儿嫁人之后会受不少委屈, 但却从来没有提过让女儿搬回娘家住。

不是说她怕女儿回来和儿子吵架,而且她说这话后, 兴许会激起女儿逆反的心思。

“回来就好。”

苗母将女儿揽入怀中,摸着女儿身上硌手的骨头,苗母特别心酸, 再看到几个瘦弱的孩子,再多的怨气也没了。

“我去做饭,都饿了吧?”

母子几人确实饿了。

苗翠湖还是中午在这里吃的饭。

她擦了擦眼泪, 急忙去厨房帮忙。

从城里来的一路上, 苗翠湖已经流了一路的泪水, 一边哭, 一边想着以后。

吴江不在身边, 她只能靠自己,都说为母则刚, 身边带着几个孩子,她不敢软弱。

至于吴江……兴许拗不过他娘, 以后都不会来找母子几人。

苗翠湖嫁人这几年, 唯一认清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世上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因此,帮着母亲做饭时,她已经没有再哭, 而是问及镇上哪有空院子。

苗母在平安镇住了一辈子,不说认识所有镇上的人,但谁家是个什么情形,她大概都知道一点儿。

“你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不可能与人合住。之前你妹妹提的那个院子我觉得是有点贵,但这镇上空的房子真的不多。之前有一个,被你妹妹买下了。如果你只是想租两间屋子,那也容易。”苗母沉吟了下,“这镇上倒也有一个院子空着,就是不太合适。”

苗翠湖好奇:“哪个?”

“董开平那个院子。”苗母摆摆手,“你也不用这么着急,那你妹妹刚从陶家搬出来的时候,也在家住了大半个月。你先在家住一段时间,把身子养好了再说,要不然,就你现在瘦成这个样子,我都怕你在家里晕倒。”

苗翠湖知道母亲是想照顾自己,已经止住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谢谢娘!”

“儿女都是债,我费心养育你一场,不可能眼睁睁看你流落街头而不管。”苗母叹气,“吴江会不会来找你?”

“不知道。”苗翠湖知道他是个好人,但却真的不敢指望他为了母子几人和亲娘作对。

“我那个婆婆死活不愿意让他搬出来,今天我带着几个孩子出门,她更是放下话,说我出门了就不许再回去。”

苗母嗤笑:“人就差摞起来睡觉了,还傲?她要是少生几个,也不至于住不下。”

说起这事,苗母心头就有怨气,女儿生下的第一胎就是男娃,按理来说,家境不富裕,可以缓一缓再说。那老虔婆可倒好,非说什么多子多福,非要让女儿接着生。

双胎落地,也不见那老婆子帮着带,反而还让女儿在家里带孩子……话还说得好听,生孩子伤了身子在家里养一养。

屁大点的地方,一群孩子吵啊闹的,家里有那么多的事,养什么?

养脾气么?

苗翠湖知道亲娘不待见婆婆,确切的说,两人是互相不待见。每每提起对方,都会抱怨一通。

楚云梨听说母子几人回了苗家,特意带着宝哥赶过来。

苗家本来有俩孩子,苗翠湖带来了三个 ,再加上一个宝哥。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跑啊跳的,确实挺吵闹。

苗翠湖看到这情形,心里有点慌。将心比心,要是她的家里突然多出好几个孩子,她大概心里也不舒服。

“小妹,帮我打听一下哪儿有院子租,我不能在家里赖着。”

楚云梨点点头:“回头我就去问。”

她根本就没问,直接把那个有点贵的院子租了下来,一年八钱银子,还要一点押金,她付了一两。

贵有贵的好,在院子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都是齐全的,再抱上几床被褥,就能住人了。

苗翠湖得知院子租好,第二天就带着几个孩子搬了过去。

楚云梨没有过去帮忙,她最近又接了一副千寿图,这幅绣品看着比较简单,用的都是黑字,但边上的花草也不少。

据说这幅绣品是其中一个五品官员买来献给他家亲戚,用以贺国公府老夫人八十大寿。

而当今皇后,正是出自国公府。

这是楚云梨的机会,她打算用上十二分的心思将这幅绣品尽量弄精致些。如果运气好,以后她就能给宫里的娘娘绣东西。

到得那时,她不光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只要宫里的贵人喜欢她的手艺,等闲人都不敢欺负她。

苗翠湖也不需要谁帮忙,她带着几个孩子很快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然后又去镇上买了粮食和菜,做了一顿晚饭。

晚饭做好,她亲自过来请楚云梨。

不说两人的姐妹情分,这位可是她以后的衣食父母。她能不能带着孩子在这镇上立足,全靠小妹帮衬。

“小妹,我也不跟你客气,租院子的银子我勉强能凑得出来,但安一个家,样样都要买,这银子我暂时先不还了。这个你收下。”

她塞过来的是一张借据,苗翠湖写不出来,还是去街上找先生帮忙代笔。

楚云梨收了。

苗翠湖见状,也坦然了些。

苗家人都在这院子里吃饭,苗大嫂有些不好意思,两个小姑子先后回家来住,却一个比一个跑得快。显得她不能容人似的。

而事实上,她天天在外头干活,每日早出晚归,家里的饭菜不要她做,甚至连衣裳都是婆婆洗的。这样的情形下,她根本也不会在乎家里住了多少人。

“四妹,你真不用这么急着搬走……”

苗翠湖笑盈盈道:“我都是出门子的人,有自己的家,怎么好长期在娘家住?现在我住得离娘家这么近,大嫂不要嫌我烦才好。”

苗大嫂忙道:“不会不会,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又是亲戚又是邻居,以后我还指望你帮忙呢。”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至少态度是摆出来了,反正大家以后也不再同一屋檐下住,应该能和睦相处。

一顿饭,吃得一家人都很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楚云梨刚刚打开门,就看到苗翠湖端着早饭站在门口。

“四姐,你这么早?”

苗翠湖兴致勃勃:“你不是说宝哥喜欢喝面汤吗?我一大早就做了,给宝哥尝尝味道,我家那几个皮猴子都很喜欢,你也尝尝。”

她端了一大碗,楚云梨心下叹口气。苗翠湖之所以如此,应该是想跟她学绣花。

宝哥起来吃了早饭,苗母跑过来把所有孩子都接走了。

院子里只剩下姐妹二人,今日天气有点冷,楚云梨点了个火盆放在屋中。

“四姐,我说实话,绣花这事就是熟能生巧。我现在急着将这张绣品交出去,没有太多的时间教你。你看这样行不行,这几天你先帮我分线,顺便也看看我绣花的手法。等个十来天,我把这绣品交出去了,到时候再指点你。当然了,不是白干,我会给你开工钱。”

苗翠湖才从城里搬出来,就怕自己赚不到银子养不活几个孩子,听到妹妹这么说,心知妹妹是想照顾自己,她忙不迭答应了下来。

“我会认真干的,有空的话,我就自己练一练。”

楚云梨也是这个意思。

姐妹俩有说有笑,绣花有点费心神和眼睛,但楚云梨日子里非同常人,早已学会了一心几用,屋中一时其乐融融。

有人帮忙,速度果然快上很多,本来要大半个月才绣的出来的活儿,七八天就已经绣好了。

苗翠湖简直惊呆了,他看着这三尺见方大小的绣品,寿字小得只有蚂蚁那么大,但细看却能发现每个字的字体和字形都不同。

“小妹,你好厉害呀!我要是有你这一手,早就不在吴家待着了。”

楚云梨好笑地道:“只要你用心,肯定能学得会。”

或许是因为苗翠湖没有后路,这几天分线之余,她绣出来的帕子已经可以拿去换钱。虽然不太多,但应该不比她原先的工钱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