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曲辕犁(微修) 这位桑娘子我是极想见一见的......(1 / 2)

武定四年正月十五是个好日子,州学定的望月入学,沈烈和铁匠铺定的取刀头的日子也是这一天傍晚。()?()

酉时初下学,一行人从州学回来,沈烈半道往铁匠铺取刀头,刚从铁匠手中接过打制好的东西,验过无误付过了余款,人还没出铁匠铺就听得外边一阵的锣响。

?随云溪的作品《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域名[(.)]???。?。??

()?()

“大捷!大捷!大齐一统了!”()?()

正月里袒着胸脯的铁匠都锵一声放下了手里刚握上的铁钳和铁锤,几步出来往街上看。()?()

“圣上领军一举灭了陈国,我大齐一统了!”

“齐王胜了?”等在铁匠铺外的魏清和几人满眼的欣喜,他们都是大齐的子民,无不是盼着大齐一统的。

“齐王胜了!”

“咱们圣上胜了!”

街道上行人无不驻足,欢欣鼓舞,而后就是奔走相告。

□□队持着铜锣的差吏自府衙而出,分向各方报捷,东市、西市、城外。

沈烈不再耽搁,道:“走,咱们也快些回去。”

这捷报必是还要往周边各村庄也送一遍的。

~

确实如沈烈所想,消息很快往城外传了,他们回到大兴庄时,报捷的差吏已经庄内转过一圈了。

数年离乱,没有谁比百姓更盼大齐能一统,周村正喜得唤了村里几个人往山上砍竹子放爆竹去了。

桑萝下意识把手落在小腹上,也是满眼的欣喜,适逢沈烈和沈安带着刚做好的刀头回来,她想到什么,转身回屋取了白日里重新画好的曲辕犁定稿出来交给了沈烈。

“你把那犁连同这图纸一并给刺史府送去,时值春耕,想来大家都会需要这个,曾刺史为人正直,又是个做实事的,凡事以民为先,不会有那些弯弯绕,由他推广是最快的。时间凑巧,适逢圣上大捷,若曾刺史有心,以这曲辕犁为贺也不错,算是咱们还了那书的人情了。”

沈烈心头一跳,却没接那图纸。

从十几岁就在田里拉犁的沈烈很清楚桑萝这新犁的好处,更知这看似不起眼的农具,实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且这与造纸不同,不会动了谁的利益。这样的功绩,合该是桑萝自己去才是。

“阿萝,这东西是你做出来的,合该你自己去送,眼下衙门也下衙了,也别现在去,明日一早州署衙门开了衙,我陪着你一起,这图纸和犁你自己往刺史府送。”

未见女子能读书做官,但这原就是桑萝的成果,属于她的荣光与声名,实不该藏于他或是任何人身后的。

他考州学的初衷不就是这个吗?知道她的不凡,尽可能给她挣一片宽阔、能供施展的天地来。如果夺了桑萝身上光芒的人最后是他自己,这一切努力是为哪般?

沈安和沈宁也听出门道来了,兄妹俩连连点头。

“对,大嫂,这是你做出来的东西,就该叫刺史大人,叫往后用着这犁的百姓知道这是你做的。”

沈安读了几年的书,这点敏锐性是有的,隐隐觉察到如果这犁推广开来,这或许会是他大嫂以女子之身闻名于世的机会。

沈宁眸子里也亮着两团光:“大嫂,你去,朝廷不管是选官还是读书都只招男子,咱们女子差在哪里了?正好叫他们瞧瞧,女中也有真诸葛!”()?()

最后一句的豪情逗得桑萝笑了起来:“我算哪门子女中诸葛?”()?()

曲辕犁是她上辈子那个时空先辈的智慧,她充其量只是个搬运的拿来党。所以桑萝还真没想太多,把这东西做出来的初衷只是因为这里的百姓需要,就这么简单。

?想看随云溪写的《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第 239 章 大捷吗?请记住.的域名[(.)]???+?+??

()?()

虽然她让沈烈走这一趟压根没多想别的,也很清楚沈烈只怕第一句就会直说这是她做的东西,不过看着兄妹三人满脸郑重,沈宁一双眸子更是亮得惊人,桑萝想想也是,女子哪里不如男?()?()

不说别的,若论读书,庄里几个小姑娘如果和男孩儿们有一样的机会,哪一个又差了?

虽然她去与不去其实没差别,但如果从提升女子的声名、影响力这个角度来说,从微末小事、从她自己做起,这样也很好。

“行,就照阿宁说的,也叫世人知道知道咱们女子的厉害。”

~

事情定了下了一声,当时就出了门先往周家去了,不止周家,庄子里除了刚落户,分田位置分得最偏又不太敢出话的拴柱兄弟也到了。

这一圈一走,不知引来了多少人,就连魏清和、王云峥也跑了出来看,天还未黑,新犁被组装起来抬去了田里,满庄子都沸腾了,不过这沸腾也仅压在大兴庄内。

一帮子庄稼汉轮着拉犁扶犁,少说犁了得有半个时辰,那新犁才被清洗干净抬了回来。

是的,抬。

明明是一人就能扛得回来的东西,大伙儿都太兴奋了,周大郎和施二郎一起抬着送回来的。

摸着那新犁都不舍得走,上边别说泥点子,连水迹都快被他们摸干了。

陈有田这有木匠手艺的更是了,问桑萝:“阿萝,明天往衙门送,我今晚可以自己在家先做木头部分的吧?抢先一步,明儿就把旧犁的刀头卸下来送去铁匠铺改新刀头去。”

明天之后,想也知道铁匠铺会有多忙了。

桑萝笑道:“琢磨出来本就是给大伙儿用的,有田叔你随意。”

沈家热闹了许久,关于第二日该怎么献犁,你说一句,我出一招。

周村正说:“明儿咱得抬副担,再敲个锣,正好衙门给每个村都发了一面锣,明天我来敲锣。”

“一副担不够。”施二郎道:“两副,咱得把新犁旧犁一起带上才好比较吧,你说刺史大人那样的人物,他能认得旧犁是啥样?”

“这个在理。”一帮人连连点头,周村正道:“明儿一早,都早点起,弄两副木杠能抬的担,四个青壮抬着,这就够排场了。”

一想那场景,大伙儿都笑起:“新犁上得系个红布吧?喜庆。”

许老太太就笑着接话:“用红绸,我那儿有,明儿我就带来。”

这又是抬担,又是系红绸又是敲锣的,陈

老汉心里有点儿打鼓:“太张扬了吧?”

许掌柜忙止住他:“不张扬,

叔,

这怎么叫张扬?当着这个时间,

赶得这样巧,

这是给朝廷添喜,给圣上舒心,给刺史大人添功绩,给百姓扬福祉的好事,就得热闹喜庆的办。”

魏清和也笑着说是,道:“这也是官府和圣上都乐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