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第二百一十章 第二百一十章(1 / 2)

梧桐院那日发生的事, 蔡嬷嬷等人问都不敢问,更没人敢提起武氏主仆的去向,不过想也知道, 发生这种事, 武氏主仆只怕只有死路一条。

不但她们是如此,德妃身旁也悄无声息地没了个白萤姑娘,这件事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后宫妃嫔默契地装聋作哑,仿佛不知道此事。

黄昏时分, 落日熔金。

日光透过窗户的高丽纸, 给屋内的摆设蒙上一层轻柔的黄纱, 皇太后搭着宜妃的手亲自过来看望康熙。

“太后,您怎么过来了?”

康熙起身迎接。

皇太后笑容满面地在康熙旁边坐下,“宜妃今儿个亲自下厨做了一道手撕羊肉,哀家尝着觉得味道不错,听说皇上你还没用晚膳, 就想着带过来跟你一块用膳,皇上你不介意吧?”

康熙心里一暖, “朕高兴还来不及呢, 倒是朕糊涂, 没孝敬您老人家,反而要叫您老人家关心朕。”

“这有什么, 皇帝你是干大事的人,朝廷内外多少事要你操心,哀家日日无事,不过是吃吃喝喝。”

皇太后示意宫女把食盒递给梁九功, 梁九功忙亲自接过,看向康熙,“万岁爷,那奴才让人传膳。”

“嗯。”

康熙点了点头,摆摆手。

梁九功心里松了口气,赶紧提着食盒下去,吩咐人拿去膳房摆盘上来,再添加几道万岁爷素日爱吃的好菜。

出了太子的那件事,万岁爷这几日都没吃好,每日御膳怎么上来的,就怎么下去。万岁爷可是有年纪的人了,不比年轻人饿一两顿也没什么相干,御前伺候的人都揪着心,可谁也不敢劝。

一废太子对万岁爷的打击多大,谁都看得出来,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触万岁爷的霉头。

御膳房那边时刻预备着,一有消息,连不迭地整治了一桌好菜送过来。

太监们顶着黄绸包裹着的食盒进内。

太后跟康熙一桌,宜妃今日托福也能跟两位主子一张桌子用膳。

往日宫里规矩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今儿个太后却一反常态,菜色上来后,她先让宜妃夹了一筷子手撕羊肉给康熙,“皇帝尝尝这羊肉味道可好不好?”

康熙很给面子,吃了一口,“确实好味道,不输给御厨。”

宜妃脸上露出个明媚的笑容,“万岁爷这话是抬举臣妾呢,臣妾可不敢比御厨的手艺,这回的羊肉好,关键在于这羊好。”

康熙也带着笑,他的神色好似先前从未发生过什么大事,“这不是庆丰司那边送来的羊肉?”

“这是蒙古那边送来的羊,那边的羊肉嫩,膻味轻。”

太后尝了一口羊肉,细嚼慢咽:“哀家还记得哀家进宫前养过一只羊,那只羊特别可爱,特别讨喜,可有一天那头羊却不见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得到太后说话的声音。

宜妃道:“太后娘娘那时候肯定很难过吧?”

“难过是肯定很难过的。”太后道:“即便是现在想起了,哀家也有些难过,但是羊丢了,生活还是要继续,若是一直为那头丢失的羊难过,那不是辜负了自己的生活?”

太后活了五十多岁,送走了不少亲朋好友,她的性格很想得开,这或许就是她能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的缘故。

康熙明白太后的意思,他放下筷子,沉默片刻,“朕让太后担心了吧?”

太后叹了口气,她放下筷子,拍了拍康熙的手背,“玄烨,哀家知道你的心情,你太重感情了,哀家只希望你放过自己。”

“这不是你的错。”

康熙神色一怔,眉眼间笼着多日的愁郁隐隐消散。

太子被废,康熙的心情绝不好过,他在心里隐隐自责,太后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敢跟康熙说这不是他的错的人。

兴许是因着太后这么一句话解开了康熙的心结,又或许是康熙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任性,有多少朝廷大事等着他处置,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倒下,更何况太子被废之后还有一群余孽等着他处理。

这顿晚膳,康熙少有的险些吃撑,还是太后怕他饱一顿饥一顿,弄坏肠胃,拦着他不许他再吃。

梁九功等人心下悄悄舒出一口气。

万岁爷肯用膳了就是好事,人只要能吃得下东西,就什么坎儿都能过去。

八月底,康熙提前带着太后等人回京。

与此同时,废太子一行人也押往了咸安宫,四阿哥也带着家眷回了京城。

雍亲王府早已提前几日打扫除尘。

等马车离着两条街的时候,四福晋就让人预备热水,热菜,她对镜照了照自己,只觉哪里都不合适,脸上涂抹的脂粉似乎太淡了些,遮不住眼下的青黑,鬓发上的珠钗好似俗气了些,不够新颖。

“嬷嬷,你说王爷会不会责怪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