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美食一条街亮瞎明朝人的眼睛(2 / 2)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3491 字 11个月前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有富商问道:“顾大人啊,小商经营的是茶叶、绸缎棉布,可不可以在张家的望春酒楼边上也买一块地,开个茶叶铺子和绸缎店买卖啊。”

顾麟道:“人家都是吃食铺子,你一个卖绸缎的就不怕汤汤水水弄的绸缎布料全是油腻腻?所以说啊不是吃食的还是远离,不过伯爷已经在里边的一条街上规划出一个地方,专门是做这些生意买卖的,还有客栈,药铺子,当铺,车马店什么的,叫什么时代广场,在时代广场里面专门有一条街,专卖女人用的胭脂水粉,服装内衣,各样首饰称为女人街,男子不能进入,不过这样的事目前还在设想中,当前时局不稳,朝廷变数很大,老夫也说不好,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平安镇往后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明代以前,米脂在陕北算是一个大县,辖地面积是现在的四倍多。无定河由北向南流经米脂境内这段,历史上称为圁水。又因河道漂移变迁,恍惚不定,河流溃沙湍急,深浅不定,毫无定数,因故得名无定河。

各段河道有明显的特征差异。在榆林各县当地人心中的印象并不一样。鱼河堡至崔家湾段河道较顺直,特别是绥德到米脂及党岔、鱼河堡一带,形成狭长的宽谷平原,自古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进入盛夏后,安静的水面,岸上端庄的树丛,平静的庄稼,共同和远山构成了一幅丰饶安详的高原画卷。而进入清涧县境后为基岩峡谷,顶部残存有薄层黄土,岸高谷深,河床比降大,流水较急,流路曲折,由西北向东南在河口村注入黄河。

总体来说无定河流经清涧县境后因河道收缩、河床抬高水流变得喘急,成化年间的无定河,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得益于上游水源充沛,所以比之五百年后的无定河要宽许多,也没有沉积泥沙那么多,从鱼河堡起,经平安镇到达米脂、绥德、清涧入黄河主道,可顺畅行船,黄河清涧段长70公里,虽可航行,但多有沙碛,航道不畅,舟祸频仍,为解决拉纤之难,在马花坪和上坪两个渡口间的悬崖上,钻石凿路,修成石窝型台阶(俗称脚蹬蹬、手挖挖),逆水上行时,脚手凭此攀蹬。

自从平安建镇后,又在手攀之处打洞插钎,灌注水泥,钢钎代替了石窝,行船时安全、省力。位于上坪的土金碛,水急滩险,暗石交错,人称“鬼门关”,千百年来多少船碎人亡的悲剧在此重演。

无定河一年中只有大半年可行船,冬季就封河,所以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商船,在平安镇一呆就是整个冬季,顺便采买船货,打听行情,把运来的各种商品卖出换成需要的商品,等待来年春天河道解冻。

<!---->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