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秦时风韵(79)一更(2 / 2)

他看了便条,问黄琮:“阿姊还说了甚?”

“未曾。”黄琮想了想便道:“长公主交代嬴姜,离宫不关闲人,准她们为大王养羊。”

甚?

“养羊!”

嬴政:“…………”

蒙恬蒙毅憋着没笑,那边甘罗却笑的打跌:“原来长公主如此促狭!”

燕太子姬丹默默的翻过一页书:赠珠宝、赠马匹、赠肥羊、赠耕牛、赠侍婢、赠美人……不过是弱国无奈之举罢了!千挑万选之人,竟令其养羊,何其可悲?!

嬴政没觉得促狭,就是觉得阿姊是早些年在赵国的日子太窘迫,她养成了极其节俭的习惯。

但养羊便养羊吧,去雍城做甚?

黄琮猜测:“是否担心有人赠文渊侯侍婢、美人?”

嬴政:“……”我家阿姊不至于!

“为这个?”四爷也说她:“不至于!”

桐桐洗了脸,往火边一坐:“此事绝非小事。”

四爷将饭递过去:“其一,我问你,这陵寝能不修么?”

不能!没反对的理由。若是顺利亲政,国事千头万绪。再则,国之大事,只祀与戎。

祀是祭祀,祭祀天地神明祖先,这自然跟殡葬有关,此时就此而发难,不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蠢!”四爷又问:“其二,郑国渠当不当修?”

当修!确实造福子孙之事,自然当修。

四爷就摊手:“看!一个是拦不住,一个是不该拦。此时当怎么办呢?存在弊端,那就解决弊端。”

觉得劳民伤财,那就从别的地方补这个短板。

桐桐看他:“你纵有千法,但不能万事皆通。”

四爷:“……”我就是有千法,但对秦之前的科技了解也不多呐!后世出土的文物,后人都不知道人家是怎么造的,你觉得我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求助于而今的大贤!

他问桐桐说:“墨家,是否可用?”

墨家?墨家!

桐桐蹭的一下站起来了:“你说墨家?”

“不可么?”四爷就笑:“秦国兵械独步天下,所用必为墨家。”

墨家在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锻造、逻辑乃至于科学实验,都有极其耀眼的成果。

四爷就道:“而今,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其地位是一般无二的。”

桐桐点头,《韩非子》中有记载,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韩非如今还活着,可见,在他的时代里,儒家和墨家确实不分伯仲。

四爷就笑道:“孟子常以刻薄之言非难墨家,为何?因为墨家是强有力的对家,只有对敌人才会如此刻薄。秦之后,儒家占了上风,而后儒家道家互补,构成了文化结构。而以科学为基底的墨家,则几乎消亡了。”

直到两千年后,国人才恍然:科学很重要。

桐桐点头:《孟子》中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杨氏说的是杨朱,属道家杨朱学派。

孟子作为儒家弟子,骂道家和墨家无君无父,禽兽也。

而墨家呢,墨家说兼爱,兼爱便是人人平等,于是,他们看不惯儒家那一套维护强权的理论学说,觉得尊尊亲亲的等级是压抑人性。

墨家说节用,就是推崇节俭,反对浪费,于是,他们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糜财费事的丧葬制度。

墨家说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拥护和平。当然了,这一点跟秦国不太搭。

墨家说明鬼,明鬼意思是要继承前人的文化传承。

而最重要的是,墨家说天志,天志指的是,得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为人所用。

四爷就说:“若是能把诸子百家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得文化根基构成不再单一,此一遭,你我就不算白来。”

什么一统六国,那是嬴政的事,跟你我不相干。你得给自己找到定位!这亦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这才是你我该干的。

桐桐看了他一眼:“所以,造纸之后,你去拜师荀子。造纸术说到底是墨家,而后你又学于儒家……你早就开始准备了?”

四爷白了她一眼:要不然呢?跟你一样,围着嬴政转?

桐桐就笑了,这才捧着碗吃饭:“墨家很难弄的!他们的构成类似于宗教。”他们的弟子不管在哪国任职,都得先遵从墨家的家规,这哪成呀?

“所以呀,这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革新过程,慢慢来嘛!”要不然,这一辈子能干啥呢?

桐桐停下筷子,问说:“那么,你现在是……要干嘛?”

四爷看她:“墨家首领为‘巨子’,而‘巨子’并非传血脉后代,而是由上一代指定,代代相传。”他指了指他自己,“我先做个‘巨子’试试!”

桐桐一下子就咳嗽出来了,感觉米粒呛气管了。

四爷:“…………”这个人真是!我连个‘巨子’也做不得?至于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