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民女二十三(1 / 2)

三皇子死的好像还不怎么体面。

朱露白是接到小郡主的邀请, 去了她那里才知道的原委。

三皇子不是喜欢听戏捧戏子养戏子么,然后一个疏忽,被戏子给勒死了。

朱露白, “……”

小郡主很是难受, “舅舅待我很好,那些低贱之人实在该死!”

朱露白安慰了她一通,回去后也是想不明, 就问史嬷嬷,“皇子身边难道没有护卫吗?”

小戏子都能轻松勒死皇子?太过匪夷所思了把!

史嬷嬷看了朱露白一眼,“三殿下惯爱和小戏子玩耍,像夫妻行房一样, 那种时候护卫也不可能跟着, 也自然不会站在床头看着, 谁知道他是怎么玩耍的。”

史嬷嬷说的遮遮掩掩,朱露白恍然大悟。

作为现代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有些人喜欢一种窒息快感, 国外有一对情侣甚至在阳台上玩这个,然后其中一个还掉了下去,一命呜呼。

三皇子可真会玩。

朱露白听了之后直眨眼,“……最近就怕外头不太平, 我们还是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吧, 外头的闲言碎语也少听少掺和。”

史嬷嬷点点头,“娘子说的是。”

因着三皇子的事, 元宵都不热闹了,康明帝也取消了城门上撒钱与民同乐的活动。

灯会都没了。

朱露白关上门一家子吃元宵。

她让包的元宵馅料丰富,甜的咸的都有, 有豆沙芝麻还有肉馅,元宵个头又大,她吃了三个就吃不下了,其他人埋头苦干。

朱露白笑着问史嬷嬷觉得这元宵味道如何,问其他人是问不出来的,他们只会狂点头说好吃。

史嬷嬷见过世面,能给出中肯的评价,她也对这些汤圆赞赏非常。

其实现在的京城元宵节吃元宵并不是主流,做元宵的糯米粉属于金贵食材,普通老百姓也吃不起。

朱露白还教段玉生和槐子磨的水磨粉,口感更加细腻。

他们这里大口吃元宵热热闹闹,皇宫里却气氛压抑。

康明帝撑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太子是康明帝自己下的手,因此虽然难过,他还有准备。

三皇子就真的是噩耗了。

再是觉得剩下的两个儿子不成器,那也是自己的儿子,屁股底下的位子也得交给他们其中一个。

康明帝儿子又不多,那真是死一个少一个。

叫人去查,反正就是三皇子和小戏子玩耍引起的意外,三皇子也不是第一次这么玩。

小戏子们害怕,不等上刑就竹筒倒豆子,把三皇子平时怎么和他们玩的过程都说了出来,听到这些,负责审问的人都怕皇帝会杀了他。

看到供述的康明帝又气又伤心,他这个儿子平时看起来也还人模人样,背了人怎么如此……不堪!

其实三皇子就是个SM爱好者,偏他还是个M,若他是个S,那人们可能还会理解,反正贵人们打骂甚至于杀人都没多大关系,三皇子这个,嗯嗯嗯,想不通。

康明帝烧了供述,吩咐,“把那些个……玩意,都处理了! ”

于是三皇子养的那些小戏子全都无声无息消失了。

二皇子身体不好,却依旧进宫看望老父亲,他打小就没想过那个位子,没想到机会就像天上掉下来一般砸到了他手里,现在谁还能比他更名正言顺?

太子虽然也有儿子,但太孙还是隔了一辈,而且康明帝亲自杀了太子,他就根本不想见到太孙。

太子妃自从太子没了后一直想把儿子推到康明帝面前,但康明帝就是不见,说是见了就想起太子,伤心难耐。

三皇子也有两个儿子,但都不是三皇子妃生的,都是妾室生的,现在三皇子都没了,三皇子妃也不会为了庶子去奔波。

二皇子被小内侍搀扶着拜见康明帝,康明帝看着二儿子面色朝红,眼睛闪闪发光,这是兴奋的。

兄弟死了,当哥哥的不说伤心难过,居然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康明帝有些无法接受。

但他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康明帝耐心见过了二儿子,待他走后,他问太监,“皇孙们的学业如何?”

就二儿子走路都喘气的样子,皇帝怎么当?真以为当了皇帝就一言九鼎万民归心了?

太监低着头,一一分说皇孙们都在学什么,学到了哪里。

其实也就太子的儿子像样,太子一共四儿,学业上也是太子妃生的最好,余下三个中庸多了,二皇子身子不好,只一儿一女,学习并不出众,三皇子的两个儿子就更别说了,要不是先生压着,他们根本无心学习,家里也没人管他们学习。

兜兜转转,康明帝好似只能选择太孙了。

太子没了后,太子的妻妾都搬出了皇宫,待过了年,康明帝开始召太孙进宫。

太子妃欢喜的很,一遍遍叮嘱儿子,太孙也是一个劲点头。

二皇子得知后有些愤愤不平。

姜薄掌握着京中的动静,康明帝的举动自然也在他眼里。

姜薄转了转眼珠,吩咐了几句。

他要人去挑拨二皇子,理由是现成的,康明帝现在只有他一个儿子了,皇位理当给他,跳过他给孙子,将来他如何自处?

又让潜伏在原太子府的人关注好动静,到了合适的时机,就让太孙知道他爹是怎么死的。

姜薄是铁了心要在康明帝家里当搅屎棍。

京城的气氛也渐渐和缓起来,京城老百姓见惯了各种大事,非常地适应。

三皇子虽然尊贵,和太子是不能比的,而且三皇子死的也不好听,皇家都没禁止婚嫁饮宴,老百姓们自然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朱露白正在检查自己的嫁妆还有这些年收到的东西,她要变卖一些。

有些料子时间长了材质颜色都会变,花样也过时了,老留在手里也没用,还有些东西她现在根本用不到,放着也是占地方,不如变卖了。

既腾了地方,也有了银子。

朱露白不缺钱,但她的收入也不多。

一年到头的花销,收入覆盖不了,而且她虽然办理了女户,还是要交一些赋税的,家里连她六口人,人头税也少不了。

院子里摆满了料子,都是从箱子里翻腾出来的,史嬷嬷一匹匹看过去,自己能用的留下,用不着的,送人也送不出的就放到一边。

倒是看到好几匹上好的葛布,史嬷嬷摸了摸道,“这个做夏衫最好,凉快透气,这是公主给的。”

朱露白道,“那就留下,开春就拿去做衣服。”

好的皮毛料子也得留下,这个很难买到。

朱露白要卖掉一些首饰,“我如今也用不上,放着占地方,我记得公主给过我两匣珍珠?不如也卖掉一匣子。”

史嬷嬷有些可惜,想想朱露白还真的用不上,珍珠时间长了颜色也会变,那就卖掉一匣子吧。

专门有做这种买卖的牙人,朱露白清理出来的东西也卖了好几百两银子。

左邻右舍指指点点,都说这个小媳妇内囊空了,都开始变卖家产过日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