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骑马跑得快(1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294 字 14天前

大门拉开,一阵风雪吹进来。

同时进来的还有邮电所的邮递员。

邮递员从邮包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包裹,直接塞到杨书记怀里,哈哈笑道,“我连镇上都没送,就先跑你们卢家湾。到了大队部,好家伙,黑灯瞎火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再一打听,原来是张连长到你家提亲来了。”

他拱起手对着众人作揖,“恭喜恭喜,双喜临门啊!”

杨书记笑得合不拢嘴,“多谢多谢。”

随即侧过身子将人往里让,“正好要开席,进来吃个便饭吧。”

邮递员赶紧摆手,“不了不了。”

他看了一圈众人,笑道,“要是平时,我肯定不客气,怎么样都要讨杯喜酒喝,不过今天不一样。”

他说着拍了拍鼓鼓的邮包,“我这里还有十几封通知书要送呢,人家肯定都等急了。”

杨队长一听这话,也就不再坚持,赶紧拿出两包牡丹烟,硬塞进邮包里。

邮递员客套了一下,也就顺势接受。

双喜临门的喜烟,拿了也不怕。

他临走的时候,又对着陈凡挥挥手,“陈老师,寄给你的信和包裹太多,要下午才能送,你看是给你放大队部,还是送家里去?”

陈凡走出来笑道,“您放邮局,待会儿我自己去拿就成。”

邮递员也不客气,笑着挥挥手,“好嘞,你有空直接过去拿就行。”

倒不是他想偷懒,主要是寄给陈老师的信和包裹太多,天南地北的都有,隔几天就要送一次,有时候还要用板车拉,而卢家湾每天都有人去公社给熟食店送货,便习惯了让他们自己拿。

等邮递员离开,在厨房里吃饭的杨兴秀他们连饭也不吃了,一窝蜂地涌进客厅。

杨书记直接拉过板凳坐下,翘起二郎腿,将纸包摊在腿上,一点点揭开。

一阵冷风吹进来,张长江赶紧喊道,“门关上,别让风把通知书吹乱了。”

杨兴秀赶紧关上大门,还上了木栓。

等她转过身,便看见父亲捏着厚厚的一摞信,笑得嘴巴都是歪的。

杨书记扬起脑袋呵呵直笑,“先数数,数目对不对。”

说着便扎下脑袋,“1、2、3、……25?”

他茫然地抬起头,“怎么还有多的呢?”

全大队只有23个娃子报名高考,多的两封是谁的?

安全赶紧凑过来,指着自己笑道,“我的我的,还有我老婆的。”

张文良瞪大眼睛,“你单位填的卢家湾?”

安全哈哈笑道,“当时我不还是蹲点干部吗,一直在卢家湾工作,联系地址当然也是卢家湾。”

杨书记迅速低下头,“我找找。”

他从头翻到尾,最后终于在下面找到安全和他老婆俞可盈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和以后的有一個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寄信人和收信人都跟以后不一样。

众所周知,后世的录取通知书都是寄给本人的,寄信人也是学校,而这一年的却不是。

尤其是最先被录取的这一批!

为什么要强调第一批人,就是因为这一批都是根正苗红,没有任何背景问题,可以直接录取的那种。

但凡需要衡量的,都不会放在第一批录取名单中。

所以在后面几批录取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成绩不好,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而这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大多都是以省招生办的名义发出的。

直接以学校名义寄出的也有,如果是在第一批,那么多半是重点大学,否则就是后来招生工作结束,人家省招生办都不管了,学校自己补录的。

收件人也有讲究,并不是直接寄给本人。

有单位的都寄给单位,没单位的寄街道办或公社、生产队,再通过革委会审核之后,经组织转发给个人。

事实上,这里便是第二道审核,以防漏网之鱼!

卢家湾的考生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杨书记便直接将两封信给了安全。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安全手里。

安全也不含糊,直接坐到杨书记旁边,将自己的信撕开,从里面抽出来两张纸。

一张小的,便是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大部分都是半张纸)

安全捧着通知书,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张文良将脑袋伸过去,“给我看看。”

平时很大方的安全,此时却像捧着稀世珍宝,“慢点,小心别给我弄烂了!”

张文良两眼一翻,“我都没伸手好吗!”

安全讪讪笑了两声,小心翼翼地递过去,旁边张长江主动接过,捧在手里给大家传看。

这时安全才打开另一张纸。

这是一张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新生入学注意事项。注意第四条)

陈凡凑到安全面前,一目十行浏览,等看到其中一行字,不禁有些惊讶,“诶?还要10块钱报名费?”

不是说这些年上中专、大学都不要钱的吗?

安全抬起头看着他,笑道,“一学期10块钱是比中学多了点,不过还好,也就相当于一个月两块钱,一般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陈凡眨眨眼,“那要是负担不起的呢?”

就比如一年前的卢家湾,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个月两块钱就不是一个小数字,10块钱,可能要卖100多斤粮食才能凑出来,一年就是两百多斤,足够一个壮劳力的口粮!

这还是鱼米之乡的卢家湾,如果换成西北或西南地区那种赚口粮都费劲的地方,这10块钱几乎能压垮一个家庭。

安全一丝不苟地按照原来的痕迹,将注意事项的纸张折好,又塞回信封里,这才说道,“今年应该还是延续12年前的高考政策,需要先缴纳学费,然后再根据后续情况多退少补。

有单位的就不用说了,包括学费、杂费、生活费、交通费、副食费等一应开支,都由原单位承担。

没有单位的,如果实在负担不起的,那么在报考的时候,就应该报名农学类或师范类,还有军事类和医学类,这四大类学校是不要学费的,预交的学费也会在后期返还。

要是没能考上这四大类,被调剂去了其他学校或专业,就只能找生产队、公社或街道办求助,等到去了学校,再申请助学金和伙食费补助。

经学校查明情况,证实家庭确实困难的,可以给与部分或全部减免学杂费的待遇,另外还会足额发放助学金和伙食费,一个月差不多有17到19元不等。”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笑道,“正常情况下,依靠学校补助读完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国家选拔大学生,肯定不会让学生上不起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