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你说得“大用”,指的是什么(2 / 2)

“你还在这料定我必经此地是吧?打你一顿舒服了,还装不装了?”

“不了……”许攸忙摆手,心里暗暗深思,这人和别的将军、谋臣都不太一样。

他是真下手,而且没有那么多浪漫主义,提前料定必经之地这种事,还不如直接冲出来去求饶抱大腿。

“君侯,在下许子远,乃是丞相的旧友——”

“很了不起吗?”张韩眉头一皱,很是不耐,嚣张的道:“老子是丞相的女婿!”

“老子?”

许攸又是一愣,噢,他说的可能是他自己,据说在川蜀的五斗米道教中,对此称颇为自信者,会在话前称老子。

但这么用,似乎不对,可又觉得并无什么不对,诶?奇了怪了,我被打成这样为何还有兴趣思考这些。

“是,君侯年少成名,名震南北,乃是当世英豪之一。”

“再把他打一顿!”张韩直接看向典韦。

“乃!乃是当世第一英豪!!”许攸心领神会,慌忙改口,心里突突了好几下。

“在下,想投奔君侯,为您做马前卒,与诸位一同回到许都!”许攸一咬牙,知道娓娓道来是不可能了,儒生的礼度在张韩面前屁都不是,忙直截了当的道:“我知一条道路,可穿行延津下游,渡过黄河支流后,回到酸枣城北面,而我可以劝守将打开城门,让黑袍骑进入其中。”

“如此,能否换在下一条性命,请君侯引荐于丞相身前!”

“可以,”张韩点头,“你早这么说,咱们就省得脱裤子放屁了。”

脱裤子放屁?!

这意思是……噢,多此一举!

许攸默了半晌立刻明白含义,随后一脸苦笑起来,这张韩说的话也很有意思,世间少有如此之人。

“你于我而言,有大用。”

张韩直截了当的说道,“但是,能否见到丞相,要看你能帮我多少忙了,仅仅只是回去延津,全然不够,我敢料定,此刻延津早已在我军手中。”

“嗯……”许攸眼皮一耷,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拱手鞠躬,“那就请君侯吩咐便是,在下尽力而为,定不会让你失望。”

许攸在此前遭到袁绍几次惩处,又知晓前线袁军遭败,早就已经心思颓败,自以为才能平庸,已经不能比世上大多谋士,当初运筹帷幄,目光见地,都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特别是,举家被斩杀吊死,身败名裂之后,更是只想苟延残喘的或者,去许都苟住,随曹军日后一同踏入邺城,再去向袁绍诉说心中不解。

没想到,今日张韩居然对他说了这番话。

简单的三个字,“有大用”,足以说明他许攸的才能,并非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愚笨不堪。

连张韩这样的大才,举世无双之人,都这般夸赞,试问袁营之中还有几人能有此评价。

“唉,多谢君侯。”

想到这,许攸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把方才被暴揍的不快都抛诸脑后,心思稍稍平衡了些,由衷的感谢了一声,这声多谢说出来,自己的鼻头都酸了,他好像找到了这世上唯一的知己挚友。

“谢我什么?”张韩诧异的道。

“多谢君侯,说我许子远是可堪大用之人!”

“噢,不必如此感动,”张韩摆了摆手,欣慰一笑,柔声问道:“这附近,自林县往南,除却审庄之外,还有多少士族林立的庄集、村落、乡亭,都带我去一下……”

许攸:“……”

你说的大用,难道是这个?!不会是这个吧!?

……

邺城衙署。

“主公!张韩逃走了。”

“嗯。”

袁绍听闻了消息,也松了口气,烦人的苍蝇总算离开了邺城附近,接下来也不必再担心他能弄出多大的风雨了。

此时,就不得不说当初那英明的决定,若是在濮阳背水一战,恐怕现在局势更加混乱。

便是自己当机立断,立刻回来镇守,才使得境内依旧有一战之力。

而今,只需把局势再稳固到秋收,便算是胜利,无需再多求什么。

“不必睬他,张韩不过是小股骑兵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

袁绍摆了摆手,“青州当下如何?”

沮授、郭图、审配等人均不说话,过了许久田丰才出来道:“境内缺粮,无法驰援青州北海,但此城坚固,乃是历经了几次贼乱后,筑造重修,相信可以抵挡鲍信大军数月之久,大公子也来信保证,定死守北海城,请主公不必担心。”

“有此城拖延,那么青州折损的地盘,也就不必担忧了,只是贫瘠之地,人丁稀少,给他鲍信也无妨。”

袁绍听完,稍微安定了些,“那就好……”

“北海,终究还是坚城,我儿坐镇,又岂会败,谭儿乃是深得我御下、决断之才者,我亦是最早倾注精力教导,他为人和善,极有耐心,北海在他手,守数月不在话下。”

所谓识人之明,便是知晓人之长短高低,明白其缺点优点,继而可以判定局势于情理之中。

袁绍对于此道,还是成竹在胸的,所以他终于有时机和心力,可以稍稍安歇。

这一日的两个好消息,让袁绍能睡个安稳觉,他在极度疲惫的状况下,疲惫到了下午。

然后传来了一个令他瞬间清醒的消息。

“主公,北海城……两日就陷落了,大公子已率百骑奔逃,正在邺城外十里,不敢进城……”(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