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悍妇与大明灭亡的关系(2 / 2)

大明商业帝国 瘦子猪 4743 字 6个月前

因为大明的驿站制度,和其他的任何朝代都不相同。驿站的开销,不是由朝廷全部供应的,户部每年只拨付各地驿站,合计16万两银子。然后就是地方官府,按照驿站的大,适量的补充。

而他们真正招待那些官员的经费来源,还有他们自己的俸禄,是要向百姓们摊派索取的。

官员们白吃白喝,连带着他们家属也跟着蹭吃蹭喝,更可气的是,那些过往的官员们,吃饱喝足之后,还要向各地驿站索取财物。

其中在万历三十年,一个太监被派出公干,空手而去却带着两百大车的财物回来,这都是各地驿站索要所得。

各地驿站不敢违背官员的需求,就得向百姓盘剥,百姓也榨不出来几两油了,他们不得不自己卖儿卖女,来支应驿站的运作。

逃跑是不可能的,不干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大明的户籍制度,你一出生就是驿卒,那么你的子子孙孙,就都是驿卒了。你要敢丢弃户籍,直接杀你全家。

这样一总结下来,毛雨健发现,这是大明里最大的弊政啊。不但害了百姓,而且还害了这些驿卒,这必须要裁撤。

有了这样充足的证据之后,他准备向朝廷提出裁撤驿站。

但这时候的他,还官微言轻,话没有分量。于是就找到了同年,刑部侍郎刘懋帮着话。

结果这正是一个裁撤的风潮中,裁撤这两个字,最时心时候。刘懋正在为该裁撤的不该裁撤的都裁撤了,自己没有新的裁撤事情出风头发愁呢,毛雨健给他递上了一份好建议。

于是,刘懋欣然接受,这才在这里,提出了裁撤驿站的主张。

至于裁撤驿站之后,那些根本就没有土地,只依靠着这个驿站生活的十几万驿卒,还有他们身后几十万,甚至接近百万的家人如何生活,那就不是他的事了。

改革就需要付出代价吗,只要我能标新立异,就能有政绩上位,管他身后大火冲。

当然,刚开始这两个人上的裁撤驿站折子,没有在浩如烟海的奏折里,被崇祯重视。

也是,今要裁撤这个,明要裁撤那个,都让崇祯皇帝感觉到审美疲劳了。已经不再新鲜了。

毛雨健为了报仇,真正拿出来了死杠到底的勇气和精神,不是自己两个人不能掀起大浪吗,不是不能够引起皇上的重视吗?

那好吧,自己就是御史,那就发动御史台同僚一起干。

现在这些御史,已经帮助黄矿彻底的铲除了殉,一时间闲的难受,正愁着没有什么事情刷存在感呢。既然有了这事儿,那大家就撸起袖子干吧。

不是不能引起皇上的重视吗?好办啊,那就将这件鸡毛蒜皮的事,往大事件上靠嘛。

皇上不是殷切的希望着五年复辽吗,不是被袁崇焕那厮每年的狮子大开口,弄得皇帝焦头烂额吗?

大家就一起上书:“裁撤驿站这个弊端,每年就会给国库省下十六万两银子,而给地方最少省下八万两银子。而这二十四万两银子,如果运用到辽西对付女真上去,那就会让整个关宁铁骑,实现足粮足饷,就会大大加快复辽进程。

刚开始的时候,年轻崇祯皇帝, 对这事儿虽然还懵懵懂懂,也感觉到这事情哪里有些不对,虽然面对一群御史,将这个驿站制度批驳的体无完肤,定性为下最大的恶政的时候,也没怎么太过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结果能将省下的二十四万两银子,送到辽西去,能够加快复辽进度,彻底的打动了他。

感情裁撤一个驿站,竟然有这样深远而巨大的作用,那就坚决裁撤,绝对不能等到明。

吕健当然知道驿站的弊政所在,但他更明白,这个危害有多大。同时他准备帮助朝廷解决这个难题的时候,也想将这完备的庞大的驿站系统,名正言顺的,收入到自己商行商业帝国的体系之中,将在朝廷看来是一个巨大包袱的驿站公产,变为私产。

于是,在今的朝堂上,刘懋再次提出裁撤驿站的时候,吕建大步走出:“臣反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