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安处,是七娘家(2 / 2)

烟店镇就在安陆西北角。

李白从碧山回来之后,除过温书,给七娘开蒙,余下的时间便会往孟浩然借住的小院跑。

孟氏乃是襄阳薄有资产的书香门第,因而,孟浩然在外的日子并不清苦。

对此,七娘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谁让李十二白一路救济的人太多,她怕家财散尽,没有银钱去长安参加乡贡了。

李白去烟店镇的时候,七娘有时会跟着一起,有时犯懒,便躲到婶娘周氏院子里去。婶娘院里的小厨房做点心一绝,许多南朝才有的精美糕点,厨娘都能弄出来。

这日立秋,周氏喊了七娘一道包馄饨。

李县令赶着上任,已然先一步去了潭州,不知为何,周氏却留在了家中。七娘晃着小脚丫,坐在案桌前,两只小手学着周氏的样子,使劲儿把馄饨皮一捏——

诶嘿,破了。

七娘懊恼道:“我的手太笨蛋了。梳头也是乱糟糟的,还不如师父梳得好。”

周氏柔柔一笑,索性站到她身旁,手把手握着教她包:“这包馄饨和梳头发都不能心急,得耐心仔细地一点一点收拢起来,捏在掌心里头,最后把一点气口封好。你瞧,是不是成了?”

七娘的掌心里,跃然一只小巧玲珑的馄饨。

周氏又跟她讲:“咱们大唐的馄饨种类多着呢。听说长安坊市内,有一家萧家馄饨十分有名。他家煮过馄饨的汤甚至可以用来煮茶,尤为鲜美。往后,七娘若想吃,婶娘都带你去。”

七娘惊喜:“当真?”

周氏抚了抚她的刘海,点着鼻子说:“七娘这般乖巧的孩子,当然要给最好的。”

七娘对吃食的热爱程度只有李白知晓。

于是,到了傍晚,七娘一回前院便跟李白炫耀起来:“师父,婶娘说长安有好多好吃的,以后要带我去吃呢!”

李白刚从许家做客回来,内心正纠结,便听到七娘这番话。他扬了扬眉:“婶娘当真这么说?”

小孩子说话容易夸大其词,颠三倒四。

他想先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再说。

于是,七娘绘声绘色把今日的事儿都描述了一遍,末了还意犹未尽道:“婶娘说了,乖巧的孩子就值得最好的。那我们去长安,能吃萧家馄饨吗?”

李白眉心拧在一处,知道并非是自己多心了。

周氏的人和话都透着不对劲。

这些日子,安陆本家虽然不催问七娘户籍的事情,却总是张罗着李白尽快做许家上门婿。他虽有意许氏,却不会为此抛下七娘。

李白扶额,叹了口气:“吃,你想吃什么我们都去。只一点,旁人再要请你吃东西,可不能屁颠屁颠跟去了。”

七娘眨眨眼,福至心灵。

她虽年幼天真,却对人心十分敏锐。

婶娘教她包馄饨时的话,实在让人有些不舒坦。

次日,李白带着七娘一道去寻孟浩然。

他们师徒是外客,对安陆人生地不熟,一切倚仗李宅本家;

可孟浩然不同,襄阳距离安陆本就不远,孟家在此地也有自己的亲属人脉,想要打听消息,还得靠孟六郎。

李白关门闭户,与孟浩然讲清楚了整件事情的脉络,最后拱手请求道:“此事就拜托孟兄了。”

小小的七娘也有样学样:“拜托拜托。”

孟浩然此前瞧见七娘与李白的相处方式,只当这是一对有爱的师徒。没想到,背后竟还有这样的故事。

孟浩然感叹:“十二郎,你有慈父之心啊!”

李白:?啥!?

七娘捂着肚子,笑得像是鸡崽子学打鸣。

孟浩然认定的事情,就是十头牛也掰不回来了。他拍拍李白肩膀:“放心吧,此事交给我,定帮你护住七娘。待日后十二郎中举入朝,便能光明正大独身立户,将七娘记在名下了。”

李白闻言迷茫:“我何时说过要将七——”

七娘:“耶耶!”

李白:“……六郎此言,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不出七八日,孟浩然便托人查到了李家的事。

这件事在嘉兴县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先县令李争政绩出色,原本是要升任下州刺史的。可就在上报的时候,被人捅出“李县令纵容发妻周氏毒杀幼女”。

此事闹了许久,最终周旋为调任,等待风波之后再升去京师。

孟浩然也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残忍。

他不敢耽搁,当即去寻了李白,将查到的消息都告诉他。

李白沉默许久,有些懊恼地拍着脑门:“是我错了,不该将希望托付在他人身上。”

这是李家的家事,孟浩然也不便做过多评判。想起先前李白为入赘许家的事情踌躇,并求教于他,孟浩然便道:“十二郎,你与许家女情投意合,或许你能给她一个归宿。但安陆李家,绝不是七娘的好去处。”

李白郑重点头:“我去寻周氏。”

*

李宅。

李白气势汹汹回来,叮嘱七娘乖乖呆在屋中,便取了剑往周氏院子去。

七娘怎么瞧都觉得要出事,偷偷跟了上去。

以李白的身份,单独来周氏院子实为不应该。可他带了剑,沉着脸,婢子们被唬住了,一时吓得忘记通禀。

李白长驱直入,来到主殿。

周氏屋中常年点了佛香,即便如此,也能闻到一股压不住的草药味儿。

李白到时,她正闭目跪在佛龛前,贴身婢女附耳提醒了一声,才起身慢慢往厅内移:“怎么不看茶,叫十二郎白白坐着。”

外头的婢子们忙奉茶进来,很快就都退出去,那贴身婢女还带上了门。

李白冷笑,看来都是知情人。

周氏见李白的脸色,已经明白过来。往日的温声细语不再,转而露出一副痴狂神色:“七娘呢,怎么没跟过来?”

李白握紧了剑柄:“你们还好意思提七娘?”

周氏啜了一口茶,将茶碗放下:“你果然还是知道了。可我会对七娘好的。”

李白冷笑:“那又为何不对自己的女儿好。”

周氏小声道:“她不乖啊。”

“她每日闹,哭着嚷着要她阿耶。她阿耶从未带她一日,也鲜少看望,怎么就被蛊了心智一般呢。这让我这个怀胎十月落下病根的阿娘多伤心。”

李白不可置信:“所以你就杀了她?那可是你的亲生女儿!”

周氏忽然惊恐,伸出食指比了一声“嘘”。

“不要这样说。玥儿不乖巧,吃了药便乖了。不然,你看七娘如今多乖。”

李白只觉得浑身上下被冰水浇过一般,他不敢想象,若是把七娘留给她,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他想起孟浩然说过,周氏家中门第颇高,对如今的安陆李氏来说,算得上是高攀了。

所以,李县令的升任根本不是什么年轻有为,而是背靠大山,有一位好岳父。因此就连失去爱女,他也愿意留着周氏,甚至纵容她祸害七娘。

李白憎恶地看着周氏,似乎也是透过她,在看向整个李氏门楣。

“你若不愿意,当初何必嫁入李家。”

周氏似乎觉得这件事很好笑,笑了好一会儿,忽然又落下泪来:“你当真以为我愿意入这火坑?”

“我嫁给李争七年,只有最初两年,他碍于子嗣延绵祖宗家法,会宿在我房中。有了玥儿之后,他都是在书房、前院、甚至是妾室屋中。即便我差点难产而死,产后五年来日日带病,他也不会关心一句话。”

“你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摇着尾巴凑上来吗?”周氏擦了擦泪,脸上平静中又带着嘲讽,“只有他想升官,有求于我父亲的时候!”

随着这一声厉呵,桌上的茶碗掉落在地,碎成许多瓣。

周氏站起身,踩着这些碎渣,来到李白面前,高高在上俯视着他。

“李白,我生在世家望族,即便只是不入流的庶女,也难逃名缰利锁编织的大网。”

“你带着七娘,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李白听着周氏一人独角戏,撕心裂肺的哭哭笑笑,情绪大起大落之后,便受不住咳喘起来。

她咳得很重。

还未入深秋,她却穿得十分厚实,暖炉本来握在手心,这会儿也不知掉到何处去了。

这也是一个陷入泥沼的苦命女人。

李白心中浮现出这句话,于是,那些方才还压不住的怒火便都烟消云散了。

他起身,想要离开这阴暗的厅内,于是开门往外走去:“七娘是我的剑童,也是我的家人,自有我会护她。往后,不劳众位再费心。”

门拉开,光很刺眼。

七娘小小一团站在烈阳下,正百无聊赖地踢着小石子。院中的桂花开了,一点黄蕊被风吹落,沾在小丫头发丝间,衬得人越发灵动。

李白迟疑一瞬,果断走向她,将人抱起来扛坐在肩头:“你怎么不听话又追来了?”

七娘声音蔫蔫的:“我怕阿郎打架输了,没人捞。”

“我何时输过!”李白嗤笑一声,又试探着悄悄问,“方才的话都听到了?”

七娘缩了缩脑袋,伸出右手比划:“就一点点。”

这话李白才不会信,但也一反常态,没去拆穿她。

等出了周氏的院子,走得更远一些,七娘忽然开口问:“师父,她是不是生病了?”

这个她,自然是说周氏。

李白心中一暖,使劲揉乱了七娘的发髻:“我们七娘最会关心人了。是啊,她病了,所以我们不必跟她计较。”

七娘重重点头。

李白又道:“明日孟兄要离开安陆前往江城,你还没见过黄鹤楼吧,我们与他同去如何?”

“还回安陆吗?”

“不回来了。”

七娘急了:“那许家阿姊呢?你们不是互相喜欢嘛。”

见小丫头对自己的亲事如此着急,李白好笑的拍了拍她脑门:“许家本就需要我能立起来。寻人引荐制举不成,贡举便一定要中。我已经留书给二娘了,你不用操心。”

七娘拍拍小胸脯,松了口气。随后又开心又忐忑地问:“那我以后……是不是就能一直一直跟着师父啦?”

李白无声点头。

天下之大,他李十二安身之处,便是七娘的家。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