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苏大人诡计多端(2 / 2)

锦衣卿相 杨善 5546 字 1个月前

排除掉百姓损失,奚大人之举对百姓而言,生命安全有所保障;对官府而言,治理卓有成效;对海盗而言,不劳而获,大鱼大肉。

如此极限拉扯,若非苏希锦知道内情,否则指不定上书陛下,为奚参军加官晋爵。

这个老油条,大忽悠。

林舒立张了张嘴,垂头站在一旁,终是未语。

“表哥可是发现了什么?”苏希锦看见了,主动询问。

他看了看外面,四下无人,小声与她说,“我怀疑官府有内奸。”

苏希锦挑眉,俯头低语,“怎么说?”

“海盗一般深夜上岸,奚参军来后,我曾提议深夜加上防范。可海盗像是知道似的,开始白日作乱。官府就白天夜里都加强防范,谁知对方就趁着官差轮班之际上岸。我以为是一个突破点,与奚大人在一次调班时,埋下陷阱,虚晃一枪。谁知他们竟然没有来。”

“后来又有几次,无一例外,均是如此。”

苏希锦颔首,“表哥可有怀疑之人?”

“不知,”林舒立犹豫着摇头。

哪里是不知,恐是怕说出来让她为难,毕竟奚大人是她任命的。

他调转话题,“表妹寻到了舒艾?”

“不曾,”苏希锦摇头,“不过如果我没猜错,她应当在醉春风。”

“她这是被猪油蒙了心,”林舒立有些生气,“实用平日里太纵着她,才让她如此任性,不知天高地厚。”

他洁身自好,对烟花之地敬而远之。便是以前林舒正去那些地方,他作为兄弟,也都及时劝解。

几次三番弄得林舒正不耐烦,大骂他老古板,絮絮叨叨跟个老太婆一样。

“最近爹娘夜不能眠,整日长吁短叹,”他说,“我这边走不开,否则定要派人将她抓回来。”

玉华公子态度不明,苏希锦猜测两人多半没结果。

“她还年轻,碰壁后自然会回来。”

“女儿家名声要紧,”林舒立顾忌她在场,说得委婉,“若今后被人发现这事,谁还敢娶她?”

苏希锦抿嘴,又听他道,“索性娘对外称她在州府探亲未归,哎,我们原还说她的亲事不着急,如今娘亲日日与各夫人相交,相看对方孩子。”

“若不出意外,表哥此次治水有功,离升任不远。”苏希锦想了想,“到时离了岭南,山高水远,表妹说不得会忘了而今一切。”

“但愿如此吧。”

“是,当务之急平定海盗,”她特意前来,自然不能无功而返,“百姓生计不易,任由海盗如此发展下去,只怕又是一个乌衣教。”

说到这里,苏希锦脑中灵光闪过,仿佛抓住了什么。

海盗……官匪勾结,收保护费,啧,看来乌丝带的成功,吸引了一大帮豺狼虎豹。

“表妹想平海盗,第一步就应当先抓内奸。”林舒立出谋划策。

苏希锦摇头,“不用了,我知道内奸是谁,抓他不如放他出去引蛇出洞。表哥你过来,咱俩明日演一出戏。”

第二日,苏希锦召集惠兴县主要人员,开了个临时会议。大意是说日夜颠倒值班,士兵熬不住,收益少。不如主动出击。

“海盗居无定所,飘渺无踪,咱们不知他们的具体方位和住址,如何出击?”身为她的表哥,林舒立第一个便是反对。

“再说两军相交,必伴随着流血死亡,快过年了,让大家伙过个好年。如今这样相安无事,也挺好的。”

“相安无事?”苏希锦铁面无私,拧眉反问,“百姓食不果腹,一年到头赚的钱,都给了海盗,这叫相安无事?”

“你也知要过年了,州里事多,趁早在年前平定海盗,本官还需回州里主持工作。”

眼见着两人红眼吵了起来,县里唯林舒立是瞻的官员,左看右看,想劝不能敢劝。

别的不说,大家伙都知道两人是表兄妹关系。这表兄妹吵架,吵着吵着就和好了,他们进去掺和只能里外不是人。

别人不敢劝解,奚参军可以,怎么说他也是州里的老人。

只见他笑眯眯起身,“两位先消消气,苏大人所言极是,林大人说得也不无道理。不然两位各退一步,咱们先派人摸清海盗航线、方位,待年后再派人一举剿灭?”

林舒立犹在气上,哪里听得尽话?一把推开奚大人,“你把兵全派出去,那谁来驻守海岸?万一海盗趁此机会上岸,百姓谁来保护?”

被他推了奚大人不但不生气,反而笑得越加和蔼可亲,眼神闪烁,漂浮不定。

“林大人说得有道理,”他上前两步,走到苏希锦身边,“苏大人,要不咱们……”

还没走近,又被苏希锦一把推开,只见年轻的女官志得意满,言辞凿凿,“不劳林大人费心,本官早已想好,据本官研究,海盗主要上岸时间为换班之际。其他时间都是安全时间。你们之所以拿海盗没办法,就是太保守,太懒惰,不懂得主动出击。”

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现在不仅林舒立有意见,其他官员都有意见。

奚大人从地上站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面上仍苦口婆心劝解。

“本官这次前来,带了三百精兵,”苏希锦扶了扶乌纱帽,浑不在意,“而每次上岸的海盗在二三十人左右,所以咱们只需要留五十人镇守后方就可。”

又退一步,“林大人先前说得住址之类的,本官也有考虑。是以留有七日来探寻海盗路线和住址。”

如此,林舒立面色缓解,其他官员亦松了一口气。

奚大人最为高兴,士兵全走,城中空虚,这不明摆着让人趁虚而入吗?

当日午夜就在陡峭悬崖前,与人私下相见。

“她真这般打算?”

“千真万确。”

“我怎觉得不对劲,不像她的性子。”

“听说是韩大人走了,她急切想做出些功绩回京。”奚大人道,在他心里,苏希锦一直是这个性子,“她来惠州后,从不懂得委婉,第一件事就是跟蒋家对着干。”

“如此,”黑衣沉吟,“左不过还有七日,这些日子你时刻监视着她。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就来禀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