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百年的积累(2 / 2)

再深的东西,他得找回前世的化学书才有用。

所以估计讲不到十节课就没的讲了。

艾西尔等人离开后,小赵祺还趴在桌上睡。

赵与芮起身,看向宦官董宋臣。

董宋臣却是扑通一下,直接跪倒:“小的该死,小的该死——请陛下息怒--”声音说的比较大,估计是想让小赵祺醒过来。

“赵祺昨晚几时睡的?”赵与芮这时问。

董宋臣想了下,这才硬着头皮道:“丑时一刻。”接近后世深夜一点多。

赵与芮果然脸色有些不好:“为何这么晚睡?”

他给赵祺定的时间,最晚不能超过晚上九点。

这古代也没什么娱乐,又没手机什么,赵祺通常都能在九点前睡。

但昨晚明显睡晚了。

董宋臣只好道,昨晚他和赵祺下棋了,下的五子棋。

五子棋是赵与芮教儿子的,两父子经常玩。

赵与芮没空时,赵祺拉着董宋臣陪他玩。

两人昨晚玩疯了,一直杀到一点多,赵祺才肯睡。

但第二天七点左右,就被叫起来读书,肯定困了。

赵与芮不动色,淡淡的道:“以后赵祺九点以后睡,不管任何原因,都要向朕汇报。”

“你再陪他下棋超过九点,斩。”

“小的知道了,小的知道了。”董宋臣满头大汗,拼命点头。

“朕不是奢杀之人。”

“董宋臣你是知道朕的。”

“但赵祺年纪还小,不够自律,玩心又重,身为内侍,你们的任务不是陪他玩,而是引导他做他该做的事。”

“做为赵祺的近臣内侍,他将来若是有失德失节失礼的事,你们都有责任,因为你们陪着他的时间,比朕和他母亲陪的都多。”

“朕,到时决不会原谅你们。”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董宋臣几乎要哭。

“起来吧,目前来看,赵祺还是不错,心性正直,只有些贪玩,你们要好好引导他。”

董宋臣哭着起身。

赵与芮又和他聊了几句,大概意思是董宋臣你好好干,别老想拍马屁。

董宋臣家中贫苦,以前和胡松关系不错,是宫中最早投靠赵与芮的一批。

他家中还有个母亲,母亲身体不好,以前连病也看不起,赵与芮掌权后,宫中内侍的家属都可以到御医所去看病,解决了大伙的看病之难。

这件事在大明就不好办了,因为大明朝太监据说有上万人,加上宫女更不计其数。

而南宋的太监加宫女,总数都不超过五百,赵与芮的皇城御医资源就可以为大伙解轻压力。

董宋臣在历史上是宋理宗的心腹宠臣,死后还被追封节度使。

这家伙很会拍马屁的,所以和小赵祺关系特别好。

今天赵与芮好好警告了他一番,你要是再把我儿子带坏了,你看我怎么弄你?

当然,警告完了又让人赐他母亲一根高丽参,给他母亲养养身体,董宋臣感激凌涕,又哭又笑的。

这边小赵祺刚被叫醒,外面传来全勇的声音。

“陛下,到祺皇子学马的时间了。”

小赵祺脸色垮了下来,这刚睡醒,又要去学骑马了?

不过他当然不敢哼声,赶紧跟着全勇出门。

第二天赵与芮上完朝后,召集内阁成员到后面大殿议事。

宋朝全面占据金国中原领土已经接近一年,陆续把人口,土地等各种资源消化,也到了总结的时候。金国在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年间,全国八百多万户,人口约五千多万,户均六个人。

这是金国和宋朝统计人口不同的地方,似乎大小都计算在内,金国各代皇帝一共进行了四次人口统计,每次户均都到达六口人。

从泰和七年开始,因为连年战争,人口开始下降。

之后被蒙古夺取了河北大部和山西等地,目前陕西,中原和山东都在大宋手上。

赵与芮这一年全面消化之后,除了原山东,共得三百三十多万户,约一千五百万人。(主要是蒙攻金时,被蒙古屠杀了好多)

这意味着另一边蒙古占领的山西和河北一带,估计也有差不多人口数,也有一千多万。

从金国收复的可耕种粮田面积一共是八千万多万亩,河南占据了大部份。

这已经算是比较少,后面明朝仅河南就有耕地1.4亿亩。

户部尚书杜范道:“目前还有大量田地在待耕中。”也就是说还有很土地是可以成为农田的,主要是在蒙宋交界处,现在不好干。

以前这些地方是蒙金交界处,双方谁都不敢耕作,谁耕作了,到收粮时,必然都要出兵。

而蒙宋在中原黄河一线,南北两岸交界处连绵上千里,所以荒废了大量的农田。

“另受黄河水患影响,好多粮田也被淹没——”

还有部份也是历史上同样发生的过的事,就是黄河河道年久失修,在蒙金宋时期,几个国家打来打去,那有时间修黄河水道,所以黄河水患成灾,对黄河沿线的粮田造成了影响。

杜范最后道,如果全部弄起来,上亿亩是肯定没问题。

赵与芮听完后默默算了算,攻灭金国后,他得到八千多亩田,收了三百多万户,平均每户都分田的话,大概是二十亩一户。

粮田肯定是不够用,也不可能平均这么分下去,赵与芮在中原一带还是主要分给官兵,租给百姓。

让百姓以租替售,租了十年或十年后,有权收购,让百姓们安心扎根在当地的方式。

还有一种百姓能得到分田,就是生育和当兵或移民。

目前他是在一面鼓励人口生育,生的越多,分田越多,收税越少,一面加大往东北,西北一带移民。

现在宁夏(西夏)需要移民,长春城(海叁威)附近需要移民。

这些地方的人口需求量还是挺大的,特别长春城那带,肯定要用大量汉人移民去填补,永久的霸占住海叁威。

中原地区在没有战乱的时候,人口增长起来很快,所以赵与芮优先把中原和沿海两地的人口往东北和西北移。

“陕西和河南,现在能税收几何?”赵与芮这时问。

陕西还算百废待兴状态,现在那边蒙古人还和宋军在打着,决定谈判的划分,宋军在陕西大量的农田都不敢种植。

但河南已经可以完成税收。

杜范道,去年中原和陕西合计税粮,春秋两季约一千四百万石。(其余丝织等物,都折成粮算了)。

另按赵与芮的新税法,粮田超过几百亩的都要出牛羊等税,这种是打击大地主的,不但是中原,大宋全国都是这样,所以也收了好几千的牛羊。

众大臣听到只有几千牛羊,就知道现在没多少大地主了。

大宋现在的牛羊税最能直接反应大地主的数量。

朝廷收的牛羊越少,证明大地主越少。

在大宋这边,基本都是赵与芮的心腹大将,重臣们家中田比较多,没办法,很多都是皇帝赏赐的,然后每年需要交牛羊税。

地方上的地主也有部份,整个大宋包括刚占领的金国,每年收税的牛不到万头,羊约两万左右。

这些收上来的牛,会由当地衙门再分配给一些缺少牛的百姓家用,收取一些粮食当费用。

羊则由当地衙门卖掉,充入国库。

“八千多亩田,才一千四百多万石?”礼部尚书杨长孺这时感觉有点少啊。

确实比较少。

按亩收两万,亩税一成五算,都得有两千多万石。

但金国刚平定才一年左右,朝廷还经历了查抄和分配,查没大地主,分配给当地驻守军士,租给百姓,大部份税率都不高,所以收的少,加上有些产量也未必能到二石。

“朝廷手中还余下多少?”赵与芮这时问。

杜范道:“三千多万亩。”

朝廷的田主要是分给军士,然后租给百姓,分出去的就不算朝廷的,租给百姓的才算。

“按陛下旨意,现在中原和陕西一带,只有家中有人服兵役,愿意移民,生育到达一定数量,朝廷才会分田。”

这三千多万亩,也不是全部租给百姓,朝廷还留着部份慢慢分,喜欢生育和移民,所以闲置的田其实了不少,去年还有一千万亩左右,后来朝廷决定让驻军先屯起来,省的闲置。

‘“效果如何?”赵与芮又问。

“租官田的百姓们很愿意生,中原只要没有战事,将来人口肯定会增长。”杜范信心满满。

金国原来的百姓都没什么田,全在地主手上,被赵与芮攻灭金国后,租官田给他们种,收的税也少,只要他们再多生,还能得到分田,完全变成他们的。

所以当地百姓现在相当愿意生。

“愿意生是好事,但朝廷一定要支持和帮助百姓,保证生存率。”赵与芮非常担心故代婴儿生存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