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唯有苦读矣!(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430 字 10个月前

秦为也很想给个高大上的理由。

说这些人是受了文曲星点化所以才超凡脱俗的。看书喇

可显然这些人是不会信的,恐怕还会集体暴揍他一顿。

秦为只好无奈的道:“陛下,没有什么秘籍,也没有什么捷径,只是国子监的学生们比较刻苦罢了。”

顿时一阵鄙夷的声音响起。

在座的都是大宋朝堂上有名有姓的朝臣,不管大家出身如何,能走到这一步,谁不是寒窗苦读一步步拼杀过来的。

你跟我们谈刻苦?

在场人若是评论哪个刻苦,恐怕秦为是最没资格说这句话的。

他是天才……

这是刻苦者为自己辛苦付出找的理由。

每当一个人轻松就能达到旁人刻苦半生才能达到的成就时……

就会有人站出来说——哇!你看,他是天才!

天才自然要和普通人不同,他不刻苦是应该的。

所以……有人发出了质疑。

“只是刻苦吗?”

“读书人从不怕吃苦,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历谁都有,别用能吃苦来说事。”

“就是,在座的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就算国子监的学生刻苦,他们能刻苦到什么程度!”

质疑声越发的多了,他们不相信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天才……刻苦或许能让某些人成功,但绝不是所有人!

你莫不是把咱们当做是傻子了?

群之凿凿说的就是现在。

一群人开始了范围攻击,无数的声音嗡嗡嗡的,让赵祯头痛。

“好了!”

他叫停了这些嘈杂,然后笑看着秦为,目光炯炯的道:“说吧,朕需要一个理由,大家也需要一个理由!”

就算你真有什么秘籍,今天也要拿出来量量,否则朕也堵不住这悠悠众口。

赵祯并未怀疑沈安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他猜测之前的猜测是估题,毕竟他自入朝以来,就被人称作是天才。

尤其是他写了一手好诗词,虽传世之作不多,但首首皆是经典,至今还被无数的文人士子争相传颂。

难道他还是个估题高手?

秦为只是微笑道:“敢问诸位,你们当年读书时有多刻苦?”

张之白干咳一声不说话。

吕夷简别过脸去……

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了,这种时候谈努力,怎么说都像是在夸耀自己,而且很容易就会被人质疑。

有人却站出来说道:“当年某丑时睡,辰时起,持续半年方才考过乡试!”

众人看去,却是一个同样年轻的官员,看官服应该是五品左右,这在年轻一辈里已经算的上是出类拔萃了。

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秦为。

宰辅们纷纷点头,那人不禁欢喜,心想某寻求升官多久了,可一直未见机会。

现在机会就来了啊!

他和秦为的年纪相仿,最多大不过五岁。

可二人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自己如今只是三司的一个小主簿,这还是他足够努力,再加上家里的关系渠道帮衬。

秦为却早就是一府首官,不仅执掌了司事局这等实权衙门,更是身兼国子监祭酒,名利早就赚足了。

更可甚的是,他还有爵位!

大家同样的年纪,我更是及尽努力向上,凭什么他就能那么幸运!

某不服!

那青年官员此刻眼中含泪,哽咽的说道:“某当年家贫,臣就借着月色读书作文,虽没有凿壁偷光之念,可却是每日苦读从不懈怠……”

赵祯欣慰的点头,看来我大宋不缺好学勉励的臣子啊!

以前他只觉得向秦为这样的天才不多见,所以便忽略了那些不是天才,却仍旧苦苦努力的臣子。

是的,在赵祯的心中,秦为早就和同龄人不是一个档次了。

这是个富有同情心的皇帝,所以难免会生出恻然之心来。

年轻官员心中欢喜,就越发的悲伤了。

“臣那些年……想起来就……不过此刻臣能站在这里,才觉得那些苦值得。”

他接着感性的道:“陛下仁慈,给了臣参与朝政的机会,这几年下来,臣每每在午夜梦回时扪心自问,要如何才能报答陛下的厚恩……”

他诚恳的看着赵祯,说道:“臣唯有粉身碎骨,方能报得陛下的隆恩……陛下啊!”

他缓缓跪下,泪水滴落。

此情此景,人人都想起了自己读书时的艰辛,以及宦海的艰难,谁不是步步血泪如履薄冰……

都不容易啊!

此刻年轻官员的话瞬间得到了不少朝臣的共情,大家都在心里不禁感叹……也是个好胚子啊!

倘若没有秦为这颗耀眼的明珠在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