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国本,断不可动摇(2 / 2)

涉及金融领域的扶持和发展,势必是触碰诸多人利益的过程。

只一项铸币权集中,便牵扯到中枢与地方,朱由校做事就是这样,要么别做,要做就做到极致。铸币权要收归中枢,私铸要严厉打击,铸币税要稳步推进,这一系列组合拳可以有效打出来,那中枢财政将获得稳定财源,甚至伴随着大明国力强盛,涉及铸币税的获益,将随着对外扩张持续增加。

待到上述谋划稳步推行,则华汇银号的私人银股,将逐步收归国有统辖,对待这批人,朱由校会拿别的利益置换。

这也是为何当初筹设银号时,朱由校是以华汇命名,而没有以大明,皇家等字号进行命名的原因。

“天津要设对外口岸了,天津十三行也筹设起来了。”

朱由校放下茶盏,看向王升继续说道:“今后天津这个地方,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华汇银号在天津的分号,今后要着重发展才行,涉及信贷层面的份额,对应可向上提一提,相关案牍和卷宗,国舅可以带走,与内部进行商榷,看看天津分号该怎样定义好。”

“臣遵旨。”

王升作揖应道。

“还有件事。”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对王升道:“朕在天津十三行掌有半数银股,朕打算拿出一部分银股,让华汇银号来认购,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是持续获益的财源。

朕给有两个选项,一个是诸行的一成银股作价50万两,合计600万两,分三年移交给内帑,利息另算。

一个是等等看,还是诸行的一成银股,至于价格,就只能根据当时情况来论,这也算是朕给华汇银号的让利,国舅回去后,可以内部商榷后再定。”

“陛下,三年缴清600万两,恐怕难度有些大。”

王升有些踌躇,看向朱由校说道:“眼下华汇银号在各地储银合计有723万两,其中多集中于京城、通州、天津等地,多以一年储息为主,三年、五年储息较少,华汇银号本银有800万两,但这些时日的商贷、信贷等业务开展不错,其中商贷占银300万两,信贷占银200万两,利息比储息要高不少,但比民间高价贷低很多,这也……”

“朕提出的这些,是让伱们考虑商榷的,不是强制性的。”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就是觉得华汇银号发展的不错,不然,朕持有的天津十三行银股,是不会对外售卖的,行了,朕还有政务要处置,国舅就先退下吧。”

“臣告退。”

尽管从东暖阁离开,不过王升的思绪,却依旧在天津十三行上,对于天子的决断,王升历来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最重要的一点,是天子所明确的决断,真的做起来以后,是有可观变化的。

便民社也好,华汇银号也罢,发展和收入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使得王升在民间,有了财神爷的称号,每天想拜访王升者不计其数。

“皇爷~”

而在王升离开没多久,提督大内行厂的刘朝,低首走进东暖阁内,向伏案忙碌的朱由校禀道。

“涉及天津十三行、天津口岸的部分事宜,内厂已对外散布开,眼下在京城议论此事者很多。”

“朝中有司呢?”

“户部最先得到消息,内阁等有司也知晓了,眼下有不少朝臣都在抨击此事,说什么……”

“说什么了?”

朱由校放下御笔,抬头看向刘朝。

“说国本不能动摇,大明一向重农抑商,倘若朝廷允许此等事形成,那国朝安稳将成为笑柄。”

刘朝大着胆子,强忍心头惧意,如实向天子禀道。

“这是怕触碰到某些既得利益吧。”

朱由校嗤笑道:“继续关注此事,对了,把华汇银号想介入的口风,也伺机传递出去,差事做漂亮点,别叫人觉察到什么。”

“奴婢遵旨。”

刘朝忙作揖拜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