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西南军溃败(1 / 2)

第416章西南军溃败

随着俄国西南战线局势的恶化,第三集团军的溃败,也让附近的第四和第八集团军侧翼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证自己的侧翼安全,俄国第四和第八集团军不得不跟着第三集团军后撤的速度,向着后方撤离。

第四和第八集团军还好,毕竟是有秩序的撤离。但接近于溃散的第三集团军为了加快撤退的速度,一路上可谓是丢盔弃甲,将不便于携带和转移的火炮,重机枪和部分炮弹,弹药以及物资,全部丢在了前线阵地和撤退的路上。

如果不是桑河到德涅斯特河一线拥有河川之险,恐怕德国军队要一路前进,占领整个波兰地区了。

8月7日,稍作休整的俄国军队在桑河附近重新组织了防御阵地,企图和德国军队决一死战。

但此时的俄国军队在火力方面已经居于绝对的劣势,德国缴获了俄国大量的火炮和重武器,在火力方面对俄国军队已经形成绝对的碾压。

武装镇压示威游行是最后的选择,也是尼古拉二世无奈的选择。

部分俄国军官更是畏敌如虎,看到德国人的军队,就吓得慌不择路的逃跑。

事实上他们确实也做到了。本来俄国西南方面军已经如同强弩之末,面临德国军队的全面进攻,俄国军队崩溃的很快。

黑山方向的军队包括黑山8万军队,希腊5万军队,澳大拉西亚8万军队共计21万人。

这场耗时将近一个月的果尔利策战役,以俄国军队的全方面惨败为告终。

当然,对于俄国来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桑河战役打响的第四天,君士坦丁堡和约签订,奥斯曼帝国正式退出了战争。

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整个东线的俄国军队已经被南北两翼的德奥联军形成了半圆形的包围。

如果平息骚乱失败,那么俄国人可能不会要求换君主,反而会要求消灭整个君主制。

每逢德国人的轰炸,俄国士兵就会龟缩在阵地之内,抓紧时间休息或者补充体力。

随着俄国人的紧急撤退,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当机立断,决定展开追击,并且全线发动大规模攻势。

此时的中央突破战术已经完全成功,德国人动用了上百万德奥联军,第11集团军打开的口子直接突破,力求给予俄国军队致命一击。

到那时,上百万德奥联军再挥师南下,巴尔干诸国的军队自然不是对手。

不仅第三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第四和第八集团军也各损失了十多万人,装备和物资的损失更是无可计数。

塞尔维亚方向包括塞尔维亚的25万军队,希腊的10万军队共计35万人。

甚至如果骚乱过于严重,尼古拉二世特意授权给哥萨克骑兵指挥官,可以对示威游行的人群攻击。

虽然德国在火力和武器装备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拼刺刀环节,俄国士兵人数上的优势又显现了出来。

当然,俄国人的损失也远远不止这些。

除了国内的各种危机之外,在前线战场上,俄国人的处境也十分糟糕。

很明显,用几天时间仓促建成的俄国防线根本不能阻挡德国人的进攻。

俄国士兵在德国人猛烈的轰炸之下,和德国士兵已经形成了相当的默契。

而此时,俄国军队在桑河一线已经坚守了十天的时间,也付出了十多万人的伤亡,第四和第八集团军损失惨重,第三集团军的可战兵力更是不足满编时的四分之一。

冷兵器的交战,终究还是靠数量取胜的。虽然俄国军队不能在短兵相接中取得完全胜利,但仍然用士兵们的肉体和生命,将德国军队短暂的阻拦在桑河防线。

德奥联军付出了不到十万人的伤亡,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奥匈帝国军队。

在德国人猛烈炮火的轰炸之下,俄国军队每天都要损失上万名士兵,德国人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有了巴尔干诸国的加入,俄国方面面临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红场都发生了示威游行,愤怒的群众不仅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还要求把善权误国的皇后送进修道院,把宫廷宠臣拉斯普京绞死,还俄国政坛一个安宁。

整个西南方面均只剩下三个不满编的集团军,加起来的士兵人数也只有五十多万。

要知道,当初俄国人占领普热米斯尔的时候,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虽然西北方面军还有八个集团军,但西北方面军被一部分德国军队牵制,所处的位置对于战争来说也十分不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