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西南军溃败(2 / 2)

罗马尼亚方向只有罗马尼亚军队的20万人,但喀尔巴阡山脉北部也有俄国军队,可以互相协同作战。

当然,德国人也不是没有应对的方法。在突击的军队止步不前之时,德国人正在向前线阵地运输着大量的物资和补给,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抵达。

1915年8月17日,俄国人并未等来奥匈帝国的撤军,但却等来了德奥联军更加疯狂的进攻。

1915年8月13日,巴尔干诸国军队在奥匈帝国边境集结,对奥匈帝国的边境展开了猛烈进攻。

果尔利策战役战败之后,俄国的战略状态已经处于极度危险的地步。

可以说,此时整个沙皇俄国都一片混乱。如果不是阿瑟提前布局,控制了一些革命党的话,恐怕此时俄国已经爆发了叛乱,尼古拉二世离被推翻也就不远了。

这场惨败之后,俄国军队的士气骤降,士兵们对于抵抗德奥联军似乎没有了信心。

如果不是俄国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凡诺夫下了死命令,要求第三,第四和第八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挡住德国人的进攻,恐怕波兰告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奥匈帝国明显在赌,赌德奥联军能在巴尔干诸国攻破奥匈帝国边境之前,歼灭俄国的主力部队,让俄国元气大伤。

俄国方面,伤亡人数高达50万人以上,被俘虏的俄国士兵也有超过30万人。

作为老牌列强之一的沙俄帝国,民众们不能接受国家在战争中如此重大的损失。

同时,俄国在丢失加利西亚之后,前几次对奥匈帝国作战的战果也几乎化为乌有。

但让俄国没想到的是,奥匈帝国在南部边境组织了将近20万军队防守,并且从其他地区抽调了15万人,并未调走和德国协同作战的军队。

面对着这样的战略要地,如果俄国军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会白白放弃这样的地盘。

一旦对示威游行的人群动用武力,甚至让人群产生伤亡,也代表着尼古拉二世和沙皇专制走向了俄国人民的对立面。

这也代表着巴尔干诸国数十万的军队可以投入到东线战场,奥匈帝国的东南部边境岌岌可危。

用一句比较贴切的话来形容目前俄国的这三个集团军,那就是强弩之末。

更重要的是,德奥联军有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抵抗甚至击败巴尔干联军。

而德国人的炮火声停止之后,俄国士兵纷纷登上战壕,用步枪和少量的机枪对德国军队发起反攻。

这其中,又以塞尔维亚人的进攻最为凶猛。马丁师长带领着数十万的巴尔干军队,从黑山,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边境,分别向萨拉热窝,多瑙河和喀尔巴阡山脉发起进攻。

8月18日,随着德奥联军的挺进,俄国人不得不放弃了普热米斯尔。

在俄国政坛,这场失败也引起了整个政坛的地震。如果说之前的俄国政府和尼古拉二世还能压制住国内的叛乱的话,那么在这次战败之后,尼古拉二世似乎已经控制不住国内的局势。

奥匈帝国重新占领加利西亚之后,俄国人再想攻占这片地区就难了。

八月底,俄国西南方面军全面败退,不仅将占领的加利西亚拱手让人,甚至已经撤退到了波兰后方。

为了应对国内目前非常严重的危机,尼古拉二世决定,出动哥萨克骑兵对骚乱地区进行武装镇压。

普通士兵的反战情绪也开始蔓延,士兵们恐惧死亡,厌倦了没有任何战果的战争。

这也让德国人的火炮可以肆无忌惮地向俄国人开火,炮火几乎笼盖了整个俄国阵地。

甚至在德奥联军相当靠近阵地之时,还会有大量俄国士兵跳出来和德奥军队近身肉搏,用生命和肉体阻挡德奥联军的步伐。

如果不是这场战争在其他地区还是比较顺利的话,恐怕愤怒的民众此时已经要求绞死尼古拉二世。

德奥联军如果从南北两翼正面夹击,前线战场上的所有俄国军队将会被一网打尽。

德国参谋部当然不会放过如此有利的机会,但究竟采用怎样的谋略来实现包围所有俄国军队的计划,德国参谋部最高层的决策其实并不统一。

目前德国军方话语权较高的有两方势力,一方为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一方为刚刚在东线战场取得大胜的东线总指挥官兴登堡和鲁登道夫。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