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1 / 2)

四阿哥进宫的时候等了片刻就被引进了西暖阁, 康熙坐在南炕上,手里拨弄着佛珠,眼睛落在奏折上。

四阿哥行了礼以后, 康熙才把眼神收回,“起来吧, 你有什么事要汇报?”

“启禀皇阿玛,儿臣要汇报的是粮种之事。”

四阿哥道:“先前儿臣在圆明园跟九弟一起耕田, 上个月月底农田都有收获了。”

“哦?”康熙来了兴趣, 他还以为老四这回进宫也是为了太子的事,没想到是这事,“每亩田地收获多少?”

“回皇阿玛的话,红薯收获多些,有的田地能收一千斤, 有的能收两千斤,儿臣听说还有些些良种能收三千多斤。”

四阿哥有条不紊地汇报数据。

康熙起初听了一惊,随后越发惊喜,他身体不住前倾, “真有三千多斤?”

“南方雨水多, 田地肥沃,三千斤收成应该不难。”

四阿哥想了想说道, “更难得的是那红薯不只是地下的能吃,就是地上的, 比如红薯藤,红薯叶也都能做成菜,儿臣先前尝试过味道,味道不算坏,便是人不吃, 喂猪喂鸡鸭也是好的。”

康熙惊喜不已。

“若是真的,老四你这回立下大功。”

“儿臣并不敢欺瞒皇阿玛,”四阿哥语气越发谦逊,“只是儿臣可惜那玉米收成不太好,想来是儿臣种的时候有些疏忽,儿臣打算回头好好学学,若是能找出玉米的良种,那对老百姓来也是一件好事。”

康熙不住点头,看着四阿哥的眼神温和不少,“你好好去办,等回头事情办成了,朕重重有赏。”

“不敢,这都是儿臣应尽的职责。”

四阿哥道:“此事也不是儿臣一人的功劳,九弟帮了儿臣不少忙。”

他越是谦虚,康熙就越发觉得他实诚,不像其他儿子心眼多。

“你不必说,朕心里明白谁的功劳最大。”

康熙高兴之下,将手上的佛珠直接赏给了四阿哥,又叮嘱他好生办妥这件事。

四阿哥恭敬地谢了恩,脸上露出迟疑神色,“皇阿玛,还有一事,先前武氏那些人儿臣已经处置了,就是武氏的家里人儿臣拿不准主意……”

武氏是内务府包衣,她的家人不少。

若是按律法处置,武氏一家子都得落个发配充军的下场,但谁让康熙为了面子,遮掩盖过了废太子的罪行,如此一来,武氏家人该不该处置,以什么罪行处置,就是个问题了。

四阿哥也没资格越过康熙去处置内务府包衣,那是康熙的奴仆。

“这事朕心里有数,你不必再放心上。”

康熙微微颔首,说道。

四阿哥道了声是,他也不愿意去插手内务府那边的事,那里头的事太复杂。

康熙看了眼四阿哥,“接下来你把心思放在粮种上便是,其余的事不必你操心。”

“儿臣遵旨。”

四阿哥巴不得如此。

他还记得上辈子二废太子后,朝廷上风云诡谲,隆科多等人上蹿下跳的,老爷子面上不显,回过头却是一个个处置了。

四阿哥重生回来,自然不愿意蹚这趟浑水了。

何况,他心里明白,要争也不是这几年。

四阿哥有心借着良种的事情避难,接下来这几年,果真就只专心这么一件事,这期间八阿哥、十四阿哥屡屡得重用,四阿哥都置若罔闻。

……

“额娘,快些快些……”

乌希哈头上梳着花苞头,两边各自缀了蝴蝶簪,一身鹅黄色绣蝶的旗服,跑进屋子里来催促耿妙妙。

丫鬟嬷嬷们跟在她身后,“格格小心些,别摔了。”

耿妙妙正看着单子,听到乌希哈的声音,抬起头来,见她跑得脸颊绯红,身后跟着的下人们满脸担忧,不由得沉下脸,“乌希哈。”

乌希哈脚步放慢,脸上露出心虚神色,“额娘,我是怕姐姐等急了。”

“是你二姐姐等急了,还是你等急了?”

耿妙妙招呼她过来,伸手给她理了理头上歪了的簪子,“你都七岁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嬷嬷们教你的规矩都忘了?”

“额娘,我错了。”

乌希哈老实地低下头去。

耿妙妙对女儿也是摆不了太久的脸色,乌希哈越长大越像她,“知道错了就好,额娘知道你是想你二姐姐了,只是你这么快地跑过来,要是摔了哪里,你二姐姐岂不心疼?”

乌希哈老老实实地点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